第一卷 第7章 明末三餉(第2/2頁)
章節報錯
“回稟陛下,微臣之法是在遼餉、剿餉之上再徵一餉,可為練餉。”
“只要徵收數額與遼餉、剿餉齊平,每年可為國庫增加稅銀兩百萬兩,這樣一來,足以解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
楊嗣昌這話,讓崇禎的心都沉到了谷底,這不就是明末三餉麼?
明末的三餉就是個飲鴆止渴的弊政,是壓垮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說起來真的很可笑,這滿朝文武,袞袞諸公,不想著從較為富裕的官紳地主、商人階層徵稅,卻只想著從連年受災的百姓身上盤剝,這是何其悲哀!
崇禎之前還想著,會不會有人站出來說徵收商稅,他也好來個順水推舟。
如今看來是自己高估了這群尸位素餐的蛀蟲。
“陛下,萬不可採納這廝的禍國殃民之策。”
楊嗣昌話音剛落,還不及崇禎發話,英國公張之極就忍不住從朝班中跳了出來,橫眉豎眼的指著楊嗣昌怒聲道。
“楊嗣昌這廝沒安好心,他的徵稅之法是在斷我大明根基。”
“連年災荒,我大明百姓飢苦已久,哪裡還受得了重賦加身。”
“楊嗣昌,你是想把百姓都逼上死路,你是覺得造反的百姓還不夠多嗎?”
英國公張之極越說越惱火,嗓門越來越大,只差沒把口水噴到楊嗣昌臉上。
質問完楊嗣昌後,又對龍椅上的崇禎一躬身:“陛下,楊嗣昌這哪裡是什麼充盈國庫之法,這廝沒安好心,分明是想給李自成等一眾流賊送百萬大軍。”
張之極的一番憤慨之言,讓崇禎略感欣慰,看來這大明也不是沒有明白人吶!
楊嗣昌可也不是什麼善茬,莫名捱了張之極一頓訓,他哪裡咽得下這口氣,當即手指張之極怒罵回懟:
“張之極,你英國公府世代沐浴皇恩,如今我大明正逢國難之際,你不為國獻計獻策,上陣殺敵也就罷了,何以還要在朝堂上阻撓老夫的救國之策,你居心何在?”
楊嗣昌嘴裡說著,有樣學樣的向崇禎躬身一禮:“陛下,張之極一介武夫根本不懂治國之道,他之言,不足為信。”
“還望陛下采納微臣的充盈國庫之法,儘快解我大明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
論玩嘴皮,剛滿守孝三年’年初才接過英國公爵位的張之極,自然不是楊嗣昌這個官場老六的對手。
剛才的那番憤慨之言,只不過是憑著一腔熱血有感而發罷了。
在一通發洩後,竟對楊嗣昌的話無言以對,沒了下文。
崇禎見狀,壓了壓手,故作不知的和煦問道:“楊愛卿,何為練餉?”
崇禎這一問,可把楊嗣昌高興壞了,只以為皇帝這是要同意徵收練餉了。
是以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輕蔑的瞅了張之極一眼,隨即躬身答道:“回稟陛下,之前徵收遼餉是為清除遼東建奴外患。”
“徵收剿餉是為了剿滅國內的流賊叛匪,這練餉之說自是為了練兵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