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是不想搞袁紹,只不過他不能這麼搞,最起碼也要找到更合適的藉口理由,眼看劉備佔了先機,楊修不得不提出質疑。

「冀州久經戰亂,今袁紹又引烏桓騎兵為禍冀州。長此以往,必成大禍。備無扭轉乾坤之能,但非議?萬事諸君儘可推到備的身上,雖千萬人吾往矣。」劉備義正言辭。

「麻麻比,臭不要臉的。」楊修心下暗罵。

這傢伙可真會順竿爬,還萬事推到他身上?你丫憑什麼扛?這是直接將自己擺在一方大老的位置上了?

「玄德公豪氣。」黑山一眾誇讚,雖然張燕面帶思索,但更多人看向劉備充滿欽佩。

「瑪德,一群傻狍子。明公啊,此番咱們怕是要失了先機。」楊修沮喪,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劉備不講究,他也不需要跟袁紹講究,畢竟他也沒少跟袁紹掐,麾下那幫人更是早就跟冀州結仇了。

黑山賊同樣不講究,畢竟太講究的話,他們也活不到今天。

而曹操這邊則是不得不講究,楊修找不到合適的反駁理由,只能看著劉備與黑山眾越聊越投機。

雙方一番討論,決定暫遷三十萬百姓去中牟,黑山軍決定跟袁譚接觸,並先攻佔鄴城,合兗州與劉備治地形成犄角之勢。

不過這樣一來袁譚那邊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他們打袁紹的理由都有了,但袁譚總不能沒有好處就跑去捅自己親爹的腰子吧?

「袁譚多年洛陽理政,亦有治地之才,殿下有意舉薦其任青州牧,此事袁譚亦知曉,爾等無需費心。」受徐庶暗示,龐德出聲說道。

又是青州?眾人不由看向楊修。

楊修不動聲色,確認劉滄是真的要對袁紹下手後,楊修更多是在考慮如何讓曹操在冀州更多獲利。

多方商議之時,楊修表示兗州將會封鎖濟水河道,限制袁紹攻打青州。說白了也就是阻斷了冀州向東南方向移動的路線。

不過那條防線太長,樂安、濟北甚至一路涉及到白馬、烏巢,防禦不比進攻,封鎖這麼長的防線,曹操的兵力同樣不足。

最終張燕不但給楊修撥調了兩萬兵馬,同時也往徐州遷去了十萬百姓,楊修為此不由對張燕的評價更高几分。

對於太行山中的人口劉滄倒沒爭搶的心思,北方經歷這些年的戰亂,荒廢農田無數,其他地區的確比洛陽附近更缺人口。

一切商議妥當,徐庶暗示中山、涿郡、遼東或許也會跟袁紹再出衝突,更讓黑山一眾心情大定。

眾人散去之時,徐庶卻私下叫住了劉備。

「恭喜劉將軍大獲軍心。」徐庶對劉備笑道。

「哈哈,元直莫要笑話劉某。」劉備臉上難掩喜意,此番他在黑山軍中賺的名望,戰事一開,定有斬獲。

「徐某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元直有何儘管直言。」

「北方中原到底是多事之地,將軍的根基到底差了一些。而那益州之地卻更適合積蓄髮展。」徐庶說時,劉備錯愕一愣。

「將軍還需多抓軍心民心,以將軍之才,日後定有治政一方之時。」徐庶再言,劉備表情凝重。

「元直何意?還是說殿下。

。」劉備猜測輕問。

徐庶笑而不談,卻於劉備告別,留下劉備久久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