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幾方聚首(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紹很後悔,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就不應該親臨戰場。
相比鮮卑劫掠,抗擊鬼怪屍兵叩邊更可體現豪傑之義,袁紹親自領兵援助邊關,本來也就是想要多收些威望民心,可結果,劉滄來了。
劉滄不講究,早在多年前劉滄捏何進的時候,袁紹就知道劉滄不講究。
這傢伙以武起家,勐的一逼。跟劉滄面對面的聚首,顯然跟坐在堅城府邸中談論劉滄不是一個概念。
劉滄攜勢而來,本來還思索著養批屍兵抗衡劉滄麾下精銳的袁紹,在見到劉滄也養了幾頭饕餮,在見到劉滄那幾頭饕餮在鐵甲虎群中各種‘低眉順眼’後,袁紹直接從心了。
“參見殿下。殿下助兵,著實大亂敵勢,吾等代麾下將士拜謝殿下馳援之義。”袁紹恭敬高唱,心中不適,他好像好多年沒這麼跟人說過話了。
劉滄表情稍有錯愕,袁紹的態度好端正啊,大家都是講究人,眼下亂尋他晦氣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嗯。”劉滄點頭,算是回應,態度倨傲,袁紹卻好似沒看到一般,雙目有神的觀望戰局,臉上全是對征戰將士們的關切。
“使君,孟德,袁州牧,別來無恙?”劉滄抱拳與曹操、劉虞問禮,曹操回禮,劉虞溫和含笑點頭。
“殿下軍威森嚴,羨煞吾等,得殿下相助,幽州之危去矣。”幾人當中,曹操雖跟劉滄親近,但規格最低,袁紹一味關心戰局,劉虞對劉滄讚道。
“盡是些莽漢,這些劣化人戰力有限,使君聲望無人能及,有使君坐鎮幽州,些許異類,難成大氣。孤由遼西順路而來,此番也就錦上添花而已。”劉滄對劉虞笑道。
劉虞跟公孫瓚在幽州相輕相爭多時,遍觀劉滄所為,劉虞感覺劉滄行事跟公孫瓚更加相近。
就像袁紹對他的支援一般,劉虞擔心劉滄支援公孫瓚尋釁,見劉滄平和,又尊他州牧的身份,劉虞這才放下心來跟劉滄表示親近。
“哈哈,皓軒言過,當不得皓軒誇讚。”劉虞扶須,見劉滄對他沒有牴觸惡意,心下輕快不少。
要說劉滄對劉虞、公孫瓚的看法比較矛盾,跟袁紹、曹操這類搶地盤的諸侯不同。幽州派系多年前就已經穩定,劉虞、公孫瓚之間爭鬥主要圍繞的其實是治世之爭。
劉虞牧守幽州,又沒想著擴張勢力侵襲其他州郡,別管治政理念如何,這些年所幹的事情也就是治理一方,劉滄說他坐鎮幽州民心無人能及還真不算吹捧。
幽州入漢外族不少,劉虞看重外族,但就當今主流的蠻漢融合理念來說,他跟公孫瓚其實都不是主流,兩者可謂兩個極端。
公孫瓚是民族情結高到極致,劉虞的民族情結卻又比主流思想低了太多。
簡單形容吧,劉虞對蠻漢,對人口,對地方治理方面的種種其實相當的理性化。
入漢外族劫掠,甚至欺壓漢人都沒啥,死傷一百個漢人,只要你能創造養活一千人的物資,那我就是賺了,咱們就能愉快玩耍。
這玩意,對錯是非咋說呢,反正劉滄只能說不太喜歡,也沒法說個對錯出來。
公孫瓚比較簡單明瞭,公羊,妥妥的,這方面想來也就不再需要多說。
劉滄比較喜歡公孫瓚的調調,可惜,公孫瓚實在沒有半點治理民生的水平。
別說讓士人支援他,就他那招牌的白馬義從,四年前他能召集萬餘,兩年前能招六千,如今,召集兩千都比較勉強。
義從並非約束性較強的正規軍,也不用奇怪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去哪裡了,回家種地放牧,不跟他了而已。
面對來自漢人的牴觸,公孫瓚八成自己心裡也是各種不平衡。原本的意氣風發,這些年也被更多的暴戾取代。類似那種‘你們不值’的情緒已經在其心中蔓延。
兩相對比之下,劉滄對這倆在幽州各種掐的傢伙態度就比較矛盾了,劉滄不想去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現在又無力治理這邊,只要別擾了涿郡,劉滄也不會對誰橫眉豎眼。
“唉~,得殿下強軍參戰實乃吾等之幸,可曹某還在鮮卑俘虜中挑了又挑,早時擬定以戰功分配饕餮歸屬之法卻要無望矣。”
眾人寒暄過後,曹操遙指戰場,調笑一般對劉滄說道。袁紹、劉虞呵呵陪襯,好似被曹操逗樂,卻也豎起了耳朵。
“呵呵,曹將軍言過,外敵侵漢,吾等自當共同進退。諸位將軍皆為至公之人,戰功核算,定無偏頗,怎會有無望之說。”賈詡一旁插言,說著跟沒說一樣的垃圾話。
曹操輕笑搖頭,劉滄則跟袁紹、劉虞一樣,都是樂呵呵的,四人好似都沒將這種交流當作正事。
“哈哈,文和先生所言不差,只不過。
。”曹操沒接賈詡的話,一旁郭嘉笑贊,轉而語氣帶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