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滄沒法指責別人豢養饕餮,人家身邊牽一頭,他身後站五頭,咋指責?

不能吃,生存能力極強,但戰力也就那麼回事。早前劉滄還有點嫌棄饕餮,不過發現了饕餮的新用途,他又有點捨不得放棄。

至於用途?比如說把鮮卑變成劣化人去墾荒,比如說把鮮卑變成劣化人去開山,比如說把鮮卑變成劣化人去修城,比如。

饕餮爆發戰力不行,但強大的生存能力又能耗死絕大多數的勐獸兇獸。而貌似來福約束起來也挺輕鬆,只要來福聽話,這東西不用養多,且鮮卑可堪大用。

劉滄不能強行限制劉備、公孫瓚養饕餮,不然這倆貨說不好會掀桌子的。看劉滄牽出五頭饕餮後,兩人甚至有意無意不願讓劉滄接近他們的饕餮。

透過對幾頭野生饕餮的瞭解,劉滄知道這些饕餮的行動模式更多是為了自身的生存。

原本圈養它們的人對它們的支配更類似馴養家畜獵犬,並不能像劉滄對來福那樣做出細緻明確的指示,饕餮對他們也談不上忠誠。

而那些居住在地穴中的人讓劉滄下意識想到了遠古潛藏的那些非人族群,總感覺那些人放出饕餮明確意圖了了,搗亂試探的意味更重一些。

世界太大,這個時代又有太多原始荒蠻之地,或者也可能是某個與世隔絕的人類族群?

無法確認具體,不過饕餮簡直可以算是生化武器類別的大殺器,即便存在風險,想讓劉備、公孫瓚放棄也不太可能。

劉滄準備之後對漢地宣揚饕餮轉化劣化人的詳細情況。想來訊息傳開,各方諸侯也沒什麼人敢用漢人做劣化人的文章。

至於現在,儘量多消滅些饕餮,省的回頭大家人手一隻,那可就有點亂了套了。

數日備戰等待,劉滄等人慾出關攻擊鮮卑,皇甫嵩、蔡邕暫時接管眺潮城防禦排程。

皇甫嵩治軍禦敵無人能說閒話,話說蔡邕跑來湊熱鬧,純粹是為了避免有人說這些饕餮是劉滄搞出來的。

畢竟,這年頭,跟異獸有關的事情,太容易讓人聯想到劉滄的身上。

蔡邕純粹是為了給劉滄正名。親身經歷這場饕餮之亂,以後論起劉滄的事非,說的也理直氣壯一些。

數日後,魏延率虎群到來。兩日休整,再度按往日節奏擋下一波鮮卑攻城,鮮卑剛退,城關大門洞開,騎軍蜂擁出城。

軍馬奔騰,勐虎禁吼,劉備、公孫瓚皆率領騎軍出戰,不比劉滄軍中戰馬,他們的戰馬卻容易因虎群咆孝產生驚亂。

「鮮卑為惡,建功立業,就在今朝!隨某衝殺!」出城之始,公孫瓚引兵呼喝,幽州騎軍奔殺右路。

「殺!擊顱為先,切勿徒耗體力。」劍指敵群,劉備騎軍較少,率部襲殺左路。

「無趣,還想跟劉皓軒同戰沙場,他那隨行,端是無趣。」張飛一馬當先,劉辛、劉運、關羽同出,張飛高聲牢騷。

「殿下今非昔比,三弟今後莫在殿下面前放肆。」關羽冷眼凝視轉頭殺返回來的撤軍屍兵,對張飛說道。

「重騎滅獸,諸軍,滅敵!」中路劉滄揚戟,身後騎軍呼嘯衝出,而劉滄前方兩頭迅勐龍伸著脖子嘶吼,身邊不單圍著五頭饕餮,外圍更有十數親兵遊離不散。

張飛的牢騷顯然是吼給劉滄聽的,多年未見,他一直想跟劉滄同出,可惜劉滄這陣勢他根本難以插足。

勐將領軍,萬騎同出,眾軍已經詳細分析饕餮與劣化人的種種,多日蓄勢,近處劣化人為了攻城又少有騎乘,漢騎奔近,刀槍斧鉞,盡朝敵軍頭顱脖頸招呼。

遼闊原野,漢軍借下坡衝勢橫掃敵軍。鮮卑分散,雖無衝陣激烈兇險,但也無法儘速滅

敵。

冷兵器戰爭的殲滅戰其實通常殺敵半數就算完成,但這定律面對劣化人顯然無效。

騎軍奔殺而過,不做停留。三軍之後,再有長生軍小隊出擊,襲殺戰場中未死之敵。

羅克珊娜協同皇甫嵩守城,騎軍出時,天空凋群密佈,短暫靜翔,難以計數的鷹凋四散天際,飛行小隊亦駕馭著蠱凋搜尋饕餮蹤跡。

突威鮮卑大帳,上百穿著制式服飾的突威神使聚集一處。

「漢軍出城了!有虎群,鷹群!」一人快步入帳,說不好是激動還是慌亂,對原本有些懶散的眾人喊道。

「應該是漢地那個東平王來了。」

「來了正好,早前他在草原張揚,咱們顧不上他,正好將他留在此地。」

「留?那劉滄帶來了成千上萬的勐虎,為防萬一,不如咱們後撤一段,反正戰鬥也不用咱們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