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華仔的邀請!(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西遊伏妖篇》的故事就全面展開了,針對愛情為主題這一點,周星池非常聰明地玩了一把非常虐心的“人妖戀”。相比他上一部作品《美人魚》的皆大歡喜結局,這部戲卻是實打實的悲劇收尾。
實際上,在安排這部戲要以悲劇收尾的時候,周星池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首先站出來反對的就是導演徐克。雖然在拍戲的過程中,徐克作為導演權力沒有監製大,但是徐克也不是那種一直被踩著不吭聲的導演,到了關鍵時刻他就會主動站出來。
像現在這樣,在徐克看來,西遊系列一向走的都是喜劇路線,這部戲你倒了臨尾卻要弄出一悲劇來,觀眾是來花錢買開心的,不是買憋屈的……
周星池的回答很簡單,“偉大的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過,悲劇可以更加深刻地讓人記住,如果你用靈魂來哭泣。”
徐克翻白眼,“現在我們談論的不是靈魂,是票房。搞成悲劇就不行。”
從這一方面可以出,徐克的立足點是電影本身的利益角度,周星池的立足點則是電影的質量角度。
最後兩人爭論不過彼此,就找尹天佑來評理。
尹天佑早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別看這兩個傢伙表面上互相尊重,彼此尊老愛幼,惺惺相惜,實際上心中誰也不服誰。
不過有一點尹天佑倒是很清楚,據說當年香港武俠大師金庸在寫《神鵰俠侶》大結局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很多書迷要求他把的結局寫成大圓滿樣式,就是楊過和小龍女又在懸崖下相遇,然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成為神鵰俠侶。
而很多著名的武俠評論家,以及“藝術大師”則要求金庸把這部書的結局寫成悲劇,楊過和小龍女自此生死相隔,人鬼殊途……原因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悲劇,世界上最人讚美最多的也是悲劇。
悲劇可以更加深刻地打動人心。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不過最後金庸沒聽這些大師們的話,而是逢迎讀者的胃口,把小龍女又寫“活”了。
現在《西遊伏妖》這部戲的結局和當初金庸寫《神鵰俠侶》一樣。
是寫成喜劇,
還是寫成悲劇?
為了票房。應該寫成喜劇才對。畢竟周星池本身就是靠喜劇出名的;但為了藝術追求,最好的結果卻是悲劇收尾,這樣更容易打動人心。
所以在深思熟慮之後,尹天佑站到了周星池這一邊,贊成把結尾拍攝成悲劇收尾。
對此。徐克很是不爽,尹天佑只好不斷地安慰他,這時徐克提出了一個條件,拍成悲劇也行,不過這部戲的音樂必須你來創作。
徐克為什麼要這樣做?
不要忘了,尹天佑除了是導演,演員外,更是一個天才歌手,音樂奇才。
如今在世界歌壇尹天佑的名聲地位都排在前列,在亞洲更是人氣鼎盛。
按照徐克的算計。如果尹天佑肯為這部戲創作音樂,那麼未來這部戲的票房就會有保證有時候一首歌就能救活一部戲,這絕對是事實。
尹天佑沒想到徐克會提出這樣的條件,不過為了緩和他和周星池的矛盾,還是答應了他。
徐老怪得到了尹天佑的承諾,這才心滿意足地應允了周星池拍成悲劇的建議,並且為了能夠讓尹天佑創作出適合這部戲的音樂作品,徐老怪還把自己收藏的古籍《金剛經》借給了尹天佑,告訴他好好揣摩,說不定能夠悟出好的音樂來。
尹天佑當然很明白。如今內地很流行佛教音樂,什麼《大悲咒》什麼《清心咒》,都受到了很多都市人的追捧。
為什麼這樣?
究其原因是都市生活壓力太大了,人們希望能夠藉助這些清心的佛教音樂來為心靈洗滌。可以說。都市生活越忙碌越繁亂,這種音樂就越有市場。
……
為了完成對大導演徐克的承諾,尹天佑開始在業餘時間埋頭鑽研《金剛經》,順便把一些悟到的靈感記憶下來,回過頭卻又是一陣子忙碌的拍攝。
雖然早習慣了這種高效率運作的拍戲節奏,但劇組的人還是感覺有些吃不消。
幸好這種日子很快就到了頭。因為《西遊伏妖》殺青了。
不過對於周星池和徐克等人來說。拍攝雖然結束了,但是真正的工作還沒完,尤其是電影的後期剪輯工作,這更是重中之重。
不過此時的周星池和徐克明顯都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尹天佑就不再理會他們,自顧自去了。
尹天佑這時想到的是他答應徐老怪的事情,有關音樂的事情,他已經把音樂全部完成了,但還沒有錄音。而說到《金剛經》,最近他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準備一塊錄出來。馬上這部戲的後期剪輯就要結束了,這些事情都應該在電影上映前完成。本來這事是不應該拖的,但由於最近太忙的關係,使他沒有來得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