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畫面裡那雙手拿到錢以後轉身走出不遠,便見到一幫彪形大漢手持武器衝進了這座垃圾場,然後畫面立刻顫抖了一下,毫無徵兆的打鬥佔據了整個畫面。,

面對如此驚人的變化,兩位男主角正要動手,卻被人用槍指著。那烏黑的槍口抬起來指著鏡頭,因為廣角鏡頭的運用導致李敏鎬的臉型和槍都有些變形了,形成一種扭曲的威懾力。而這時音響裡再傳出了一記懶洋洋的聲音:“不要動,這裡很快就要開發成房地產,再也不是垃圾場!”

“怎麼會這樣!”

“很有意思!”面對突變,李敏鎬和金來沅兩個人的表情有很大的區別,這也預示著兩人的性格差別,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各自命運。

隨著垃圾場內的打鬥,動作攝影機將這一切都顯現在銀幕上。當李敏鎬參加爭鬥中。怒目睜眼睛掄棍打倒一個人的瞬間,只見鮮血****出來。這個特效做得極其真實,攝影機立刻陷入了黑暗裡,直到後來觀眾弄明白這片究竟是想講什麼。才知道畫面黑暗下來是李敏鎬飾演的主角因為恐懼而閉上了眼睛。

可是閉上了眼睛不意味恐懼不再糾纏著人。黑下來的銀幕上,打出片名之時音響裡仍是偶爾傳來砰砰打鬥聲以及數下慘叫,這一個靈感是來自好萊塢電影《教父》。

尹天佑在剪接這一段的時候本來一直在苦惱如何才能夠讓片頭出得更有趣一點,最後想到了《教父》。而他更是心中一動讓殘酷的場面只出現了一幕,讓其他的打鬥聲在畫面全黑裡轟然響起。這樣便可含蓄的引一種恐懼。

接下來的故事相對便有趣多了,觀眾們一掃開頭三分鐘裡的沉悶,全神貫注的欣賞著影片。這給他們的感覺非常奇妙,畫面給他們一種感覺,他們就是穿越回到了江南的1970年,在大街上看著一群人為了地產開發,湖湘湖站,而自己還在躲來躲去。

這顯然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尤其是那個長鏡頭的運用,畫面飛快的移動著位置。當初為了解決畫面聚焦的問題。尹天佑特地花了一天時間來進行現場的位置排程,並且調整攝影機的位置以期解決聚焦的問題。現在看來問題顯然微乎其微。

這個打鬥的長鏡頭不是很長只有大約三到四分鐘左右,可是卻花費了尹天佑非常多的心血,這是全片裡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讓人驚歎的是即便是長鏡頭可因為現場的排程關係,竟也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風格,顯得相當流暢一氣呵成。

要知道,作為導演就像演員一樣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初次執導話筒,尹天佑就能夠建立自己的風格意識,這絕對是一種成功。

這前面的鋪墊足足花了十來分鐘。剩下來的便是在一棟廢棄倉庫裡的戲了。這場戲尤其簡單,主要是講李敏鎬和金來沅兩人窮困潦倒,在大冬天睡不著覺,互相依偎著取暖。不過因為攝影機不需要再奔來奔去,ng總是很少。

實際上,尹天佑對這段戲比那段打鬥戲還要上心,因為這段戲雖少,卻是講敘兄弟情義的。李敏鎬和金來沅更是不惜犧牲聲譽來個基情四射。拍攝的時候不知道有多惡搞。現在拍攝出來的效果卻是極好的,至少讓樸振英等人看得非常動容。看著銀幕上互相依偎的兩個男主角,心說,這才是好兄弟呀。

這後面的故事就相對簡單了許多,兩個“主角”因為房屋倒塌,分離開來。彼此各有機遇,金來沅成了黑幫老大的金牌打手,面對花花綠綠的世界,被誘惑變得作惡多端。而李敏鎬被原先的幫派大哥所救,因為幫派大哥改邪歸正,他只好循規蹈矩地生活,並且喜歡上了大哥的女兒。大哥見李敏鎬這麼好,就認他做了義子,這讓李敏鎬只好把對乾妹妹的喜愛埋藏在心底,形成一段解不開的孽緣。

看著銀幕上不同機遇不同變化的男主角李敏鎬和金來沅,尹天佑的心情很奇妙。他在回想自己創作時地感受。在創作過程裡他覺得自己就好像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每天都有無數的靈感充斥著腦海裡,並且及時抓住最適合的放在影片裡。

就連製作後期之時他都依然保持著相當的靈感和創作勁頭。現在回想的確是那種靈感和衝動,驅使他能夠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便完成了影片的拍攝。

可是當影片全部製作完畢時,他整個人便好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軟軟地提不起任何精神。最可怕的是,那段時間裡他腦海裡在電影創作方面都是空蕩蕩的,就好像自己地一切都已經被那部影片給掏空了一樣,就好像自己以畢生精力來創作了這樣一部影片一樣。

現在尹天佑終於理解了,為什麼很多導演和演員在拍了一部經典作品之後,便在短期內難以再有出色表現的緣故了。因為創作的**和衝動,讓他在拍攝那部影片時完全耗盡,直到許久才回得過氣來,這就猶如長跑之後一樣。

隨著銀幕上故事劇情的發展,樸振英等人早已被李敏鎬和金來沅的演技所折服。尤其作為韓國花美男代表的李敏鎬,以前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花瓶男,唯有在《城市獵人》裡才有一絲男子漢的模樣。現在,整部戲中他都充滿了男人的味道,尤其在兄弟情遭到背叛時,那種難以置信的眼神,折射出他內心的不甘和失落。

有人說過,演員演戲主要是肢體語言和眼神,而眼神是最難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影帝喜歡靠眼神來演戲,因為眼神能夠傳達的思想直達觀眾內心,不同於肢體語言,浮於表面。

這一次李敏鎬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展示了自己的演技,他的眼神讓人看了有一種心酸的感覺,雖然從整體上看他還沒脫離花美男的影子,但是給人的印象已經不是花瓶了,而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男人因為神秘而吸引女人。

男人因為有故事而吸引觀眾。

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故事的主題交代清楚了,而兩個男主角的恩怨情仇亦在其對白裡隱隱投射了出來。最後的結局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金來沅死了,被李敏鎬殺死了。

而李敏鎬也死了,被自己幕後的地產商暗殺了。

一直等著他的妹妹,在家門口徘徊著,音樂響起,正是開篇時那段悠揚傷感的懷舊音樂。

非常奇妙的是,樸振英等人至此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意思,甚至覺得電影應該還沒完,李敏鎬並沒有死……

整個故事都非常清楚的擺在眾人面前了,甚至連主角的死亡都非常清晰了,可他們還是始終清晰的感覺到,主角不應該死,應該有續集才對,故事不該是這樣悲傷,大團圓結局才是王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