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特效高手!(第1/3頁)
章節報錯
樸振英的這些想法,一時也只埋在心裡,並沒有對尹天佑說。尹天佑一開始擔心樸振英有什麼難題,後來見樸振英恢復常態,也就不再想這件事,只是一心投入到電影的配樂工作上了。由於整部電影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在香港,而且尹天佑也不經意間將對香港音樂的感悟表現在片子中了,所以理所當然,配樂的風格是以粵語歌曲的風格為主。
這一來,尹天佑這段時間對香港音樂研究的成果就表現出來了。電影的場景他已經很熟悉,很容易就在腦中回憶了一遍,接下來的配樂就象火山噴發,靈感強烈得無以復加,尹天佑這項工作幾乎是一氣呵成。
這完全歸功於尹天佑超強的學習能力,經過拍攝期間的學習,他聽過的香港音樂的數量很是驚人,而且隨時都可以自動重現,這些都是常人所難以達到的。另外,他對音樂的天賦也是常人難及,憑著初接觸到香港音樂的新鮮感,他很快就掌握到了香港音樂的精髓,並且能夠自己進行創作了。
因為尹天佑體質驚人,工作效率更是常人百倍,他最需要的其實是靈感。只要靈感一到,他一夜間作出一部交響樂也沒有問題。
配樂結束,尹天佑先自己欣賞了一遍,心中很是滿意。不過,靈感似乎還沒有得到完全發揮,他又趁興創作了一首歌曲。回想著自己在香港的所見所聞,以及與天王劉德鏵的親密交往,幾乎不用他想,旋律已經自己湧流出來。
尹天佑意猶未盡,自己又填了首詞,竟然又是一首華語歌詞,可以說中華文化對他的影響太大了,相比之下韓國的歷史和文化簡直貧瘠和薄弱,尹天佑已經吸收不到什麼好的營養。
實際上,依照尹天佑現在的詞曲創作功力。足以和很多正統的華人大師級詞作家相PK。放到外面他簡直比中國人還像是中國人,又哪裡看得出來他是韓國的華裔人士。
總之,尹天佑創作靈感狂湧,激情四射。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相關的後續工作中,尹天佑的配樂是最先完成的,其效率和效果又引起金泰勇等人的一陣驚歎,不得不再次調整他們對尹天佑的看法。
作為認識尹天佑的老朋友。JYP詞曲大師金教授現在對尹天佑那真得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華語音樂尤其香港音樂在韓國頗有市場,金教授對這種風格也是很有欣賞水準。聽過配樂之後,他完全被震驚了,
那種對香港粵語音樂靈魂的把握已經讓他無法置信。而且還不止此,在與影片場景情節的吻合上也是天衣無縫,達到了樂中有景的境界,在節奏上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張馳有度,實在是配樂中的典範作品。
金教授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最後完成的影片中。配樂是絕對關鍵的一個因素,尹天佑的配樂既完美地襯托了電影,卻一點也不會喧賓奪主,這就是配樂的作用,但只有尹天佑才做到這麼完美。
這時在金教授心目中,尹天佑簡直就是演藝之神在世,這一點,倒和金泰勇的觀點近似了。
“天才FIVE,實在是太有才了。”金泰勇最後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而在尹天佑的刺激下,金泰勇已經很高漲的熱情再次得到提升。對所有的工作都要求起精益求精。他現在這樣的勁頭,足以讓很多韓國導演汗顏。
在金泰勇的嚴格要求下,最先受到衝擊的是這部戲的後期特效製作小組。
眾所周知,韓國的電影特效在亞洲那也是出了名的。而這一次JYP娛樂公司邀請到的特效公司,實際上就是上一次與金泰勇他們合作拍攝《田禹治》的KY特效公司。
這家特效公司以CG技術出名。此類技術廣泛運用於電影中,是指影片本身在真實場景中拍攝並由真人表演為主,但穿插應用大量虛擬場景及特效的影片。通常的手法是在傳統電影中應用CG技術增加虛擬場景、角色、事物、特效等物件,以達到真假難辨,增強視覺效果的目的。
技術的製作費所佔比重在10%50%之間,近年來韓國上映的電影中,CG製作費用超過40億韓元的僅有《海雲臺》,《田禹治》等少數幾部。
這一次兩家公司再次合作,上一次金泰勇還盛讚《田禹治》特效做得不錯,這時卻一改原先的評價,直斥為不堪入目。按金泰勇原先的想法,《盜賊同盟》又不是什麼魔幻電影,從CG特效嘛,在這部戲中差不多看得過去就行了。但聽過尹天佑的配樂,再聯想到尹天佑在電影中的完美演藝,他實在是不能容忍這麼差的電影效果來配合。
金泰勇前後天壤有別的態度,看在CG特效小組成員的眼裡,其委屈可想而知。
平心而論,這一次CG的效果算不錯了,但要和世界一流水準相比,差距也是很明顯的。不過也要考慮到現實因素,首先這部戲的特效不是重點,其次在特效部分資金投入有限,給多少東西就做出多少成果,這已經非常不錯了,可以說雖然沒有達到一流水準,但他們也確實盡力了。
而這時的金泰勇,卻是用自己最高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的作品,自然沒有多高評價。和所有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一樣,一旦牽扯到自己作品的質量,金泰勇就變得不講理起來,他根本不聽CG特效小組的解釋,只是強烈要求小組改進自己的設計。
CG特效小組的成員,一開始由於自己的作品實在是不夠一流,還很心虛,只是委婉地解釋實際原因。但在金泰勇一再拒絕聽任何理由之後,也不由心頭火起,雙方的言辭逐漸過激。
本來小組的成員也都年輕氣盛,又自視甚高,於是雙方更激烈的言辭也出來了。
樸振英竭力勸解著雙方,還是無法避免現場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夾在中間,樸振英左右為難,只能在心底暗自苦笑。雙方的意思他都能理解。作為一個導演,誰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盡善盡美呢,金泰勇的心理很正常。但從特效小組一方來說,他們也確實盡力了。據樸振英的瞭解,他們在打造精品特效的信念下,經常是通宵達旦地在工作,效果不佳,也實在是資源有限。要他們短時間內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也是很不現實的。
爭吵的結果,樸振英只能勸雙方都先消消氣。作為出品人,樸振英自然希望電影的效果能夠達到完美,但他更明白這些專業特效團隊的實力,他們委實已經盡力了。對眼前這個爭端,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能夠作出合乎金泰勇要求的作品來,但實話說起來,那確實太難了。
想了想,樸振英還是決定從特效動畫上著手,看看是不是有辦法改進。他來到特效小組成員的面前。還沒有說話,帶頭一人已經搶先說道:“和世界一流水準相比,我們的特效是不夠好,但也不象金導演說得那麼差吧?什麼不堪入目,唉一股,那傢伙的話實在太傷人了。”語氣甚是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