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

這個認知溫時越從很小的時候就有。

那時候他家算是普通家庭,父母忙碌,主要是姐姐在照顧他。

可其實,姐姐也沒有比他大了多少。

好在他們姐弟還算努力,考上了很好的學校,那個學校很難考,聽聞能夠考上的人鳳毛麟角,哪怕那只是個小學,在許多人眼裡,進了那個學校未來考上大學就不用愁了。

當時父母很開心,母親還特地做了一桌子的好菜慶祝。

父親當時端著斟滿了牛欄山的酒杯,笑的紅光滿面,他說:“咱們老溫家,要出息了。”

那時候的溫時越看著父親,是開心的,驕傲的。

可進了學校後他才發現,那個學校,的確有許多跟他一樣學習好又努力的人,可也有許多,不用怎麼努力,只是家裡花點錢,就進來混日子的人。

溫時越看著那些闊少爺們,心裡第一次覺得不公平。

人與人之間,不公平。

可內心的溫潤或許可以劃開所有在內心措不及防冰凍的不滿和憤慨,哪怕年幼如他,也在嘗試讓自己學會知足常樂。

可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父母意外去世,諾大的世界,只剩下他們姐弟二人。

他還小,姐姐年歲也不大,他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原本政府組織了讓他們進福利院,但溫時越不肯,進了那裡代表什麼?代表自己真的是一個沒有家,沒有人要的野孩子了麼?

不,他不去。

他還有家,還有家人,他不想將自己的命運丟在別人的手掌裡。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給姐姐帶來多大的壓力,但姐姐什麼都沒說,答應了。

再然後,他們用父母餘下的錢,艱難的生活,姐姐還趁著學習間隙,想方設法的賺錢。

但那個時候尚未成年的姐姐,找工作都找不到,又怎麼能掙錢呢?

姐姐開始撿廢品,那些對他來說,是恥辱的,見不得人的,可他卻沒資格去阻止姐姐。

再後來,姐姐賣掉了父母留下的房子,租了一個很小很久的一居室。

當她呆在破舊不堪的所謂家裡,看著外面一片茫然的世界,他會想,我應當不會永遠在這裡的。

命運不公,可我不信命。

他在筆記本上一字一頓的寫下: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

猖狂又自負,筆尖劃破了紙張,留下長長的痕跡,字字泣血。

溫時越曾經想過,如果是高中時沒有遇到涼梔,沒有遇到那個讓他心神為之一動的女孩,那他的人生,又該怎麼度過呢?

那他還會在“機緣巧合”下遇見韓娉婷麼?

就算遇到了,又會推波助瀾的給韓老爺子出餿主意,告訴他餘方毅跟自己姐姐的私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