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如蘭。是他的學姐,比他高一屆。

高中時候,偶爾會聽到她的名字,因為那時候,她是校花。

當然,那是顧伊人來到學校之前的事了。

顧伊人的出現,讓她的名字迅速黯淡下去,從那之後,身邊人說的都是顧伊人,而不是如蘭。

但高中時候,他有過跟這位學姐的兩次交集。

一次,是代表學校參加數學競賽,如蘭當時高三,她不是參賽的人,但卻義務來帶隊。

但其實,他聽說如蘭成績很好,曾經代表學校參加過,只是現在高三了,學習精力不夠,加上帶隊的一個女老師身體不適,這才臨時讓她來幫忙。

那次的辯論賽,要去廣州,挺遠的。

兩天一夜的行程,也就是說,需要在那過夜。

他不是個喜歡跟人交流太多的人,倒不是不愛說話,只是比起浪費那些口舌,他更喜歡將時間花在別的地方。

旁人多半知曉他,也不會來打擾,但如蘭卻不是。

她是個性格開朗的女子,隊裡所有人都很喜歡她,因為喜歡,而她,也熱心的幫助過他。

兩天一夜的行程,如蘭對他照顧頗多。

他沒多想,只當時學姐對學弟的,基本的關心。

後來,他們交集就很少了,大抵是高三課程太忙碌,又或者別的,他沒見過幾次如蘭。

不過印象中,拒絕過如蘭一次吃飯的邀約。

並非隨意邀約,那是高考放榜,如蘭考得很好,說請他吃飯。

但他沒去。

再後來,兩人便失去了聯絡。

只是沒想到大學又碰到。

不過那時的如蘭,身邊是有男朋友的,挺優秀的男生,兩個很般配。

而他跟如蘭的交集,也只是偶爾碰到,見面打招呼的地步。

吃過幾次飯,都是跟她的男朋友,三個人一塊。

二十五歲那一年,他動了想要創業的心思,奔走啦投資時,再次遇見如蘭。

也是那一次,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請如蘭吃飯。

大抵是年少青春時就認識的人,雖然不覺得這位學姐多熟,但他的確還保有一份信任。

學姐聽了他想創業的想法,覺得很好,並且說,要跟他一起做,問他歡迎不歡迎。

他其實有點猶豫,並沒有馬上答應。

沒想到三天後,如蘭給他打電話,電話中只有一句話:我辭職了,你收留我吧。

黎琛得承認,他的創業路上,如蘭的確給了他很多幫助和支援。

他在內心,也是很感激她的。

如蘭喜歡他,他也看出來了。

一個女人辭掉穩定高薪的工作,投奔前途未卜的他,這若不是喜歡,還能是什麼呢?

如蘭跟他表白過,他動過心思想答應,可也只那麼一瞬間。

是的,他拒絕了,理由是,他不需要愛情。

他沒有說這份不需要,其實還隱藏著一份他自己也說不出的奇怪情緒。

而那些情緒,全部跟一個記憶裡的人有關。

如蘭點頭:“我聽說過你父母的事情,你有這種想法,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所以我不求你愛我,我愛你就夠了……所以,阿琛,願意跟我結婚嗎?”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