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聽松戲院在皇宮的遭遇也漸漸地傳開來,觸怒皇帝卻能倖免不死,這更為聽松戲院,為阿杏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傳聞雲羅公主與阿杏交好,又傳聞阿杏得到皇帝的賞識,不管是哪一種傳聞,都讓阿杏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畢竟能在皇宮裡死裡逃生的,怎麼說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啊。

至於巧瑩,和大家的關係依然是不冷不熱的。大家自從獲得自由後,對巧瑩的怨恨雖然淡了不少,但是面對她總還是存在著心結,巧瑩的性子又頗為孤傲,解釋過的事情就不會再經常掛在嘴上。信就信,不信拉倒!要不是阿杏一直相信巧瑩,估計麗珊之流的人早已攛掇著將她趕出去,可是阿杏的袒護讓一心想上位的麗珊也無可奈何。

日子一下到了初八。這天,阿力頂著風雪回到了京城天都。

一回來,也顧不得歇息,便直接去了京衛衙門找到沈元豐。沈元豐見到他又驚又喜,這些天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的訊息,可是也知道晉城離這裡路途遙遠,沒有一個月,阿力回不來。可是沒想到只不過短短二十天,阿力便回來了!

沈元豐將他帶到自己的休息室,進門便問道:“阿力,怎麼會這麼快?”

阿力拍了拍身上的風雪,沈元豐見狀便讓人打了熱水來給他洗臉。

阿力趁著空對沈元豐說:“我一路上快馬加鞭,連換了很多匹馬才能將路上的時間省下一半!”

沈元豐看著他憔悴的面孔,以及眼睛下的黑暈,便知他是日夜兼程,根本就沒有好好休息,心下不由感動。他拍了拍阿力的肩膀,誠摯地說:“阿力,辛苦你了。”

阿力憨憨地笑了笑:“為少爺辦事,怎能說苦。”

這時衙役打了熱水,端了熱茶進來。沈元豐便讓他先喝口水,洗了臉再回話。

阿力知道少爺心急,胡亂抹了一把臉,再灌下一杯子熱茶後,便開始將自己再晉城所打探到的訊息一一說了出來。

“我用重金賄賂了胡家的一個家丁,那家丁說,當天阿杏姑娘也不知是為了什麼事,發了瘋地要將她姐姐以及孩子帶走,胡家自然不肯,便帶人阻攔,衝突間,阿杏姑娘打傷了不少人,後來在一雙高手(我猜就是陳氏姐妹)的幫助下順利逃出胡府,胡家自然不甘心,報官,賄賂官府通緝她們兩姐妹,說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件事在當時鬧得很大,聽外面的人說,當時官府還抓了不少戲院的人逼問她們的下落!”

阿力每說一句,沈元豐的臉色便沉上一分,聽到最後一雙眸子寒氣森森,殺機頻現。阿杏又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做出這種事?一定是胡家人又使了什麼骯髒下流的手段!當時的她該是多麼的惶恐。多麼的焦急,可是自己卻不在她的身邊,不能為她分擔一點點,任由她一人承受這份苦痛和驚嚇!

接著阿力的語氣一變:“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奇怪了,一夜之間,胡家退切,官府撤銷通緝,又將戲院的人放出來,這件事情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而阿杏的姐姐卻帶著孩子回了孃家,兩個孩子中其中還有一個是男孩子,胡家也不追究,彷彿此事與他們無關一般!有人說,是因為有一個極厲害的人物向胡家施壓,胡家雖萬般不甘,也不得不放手!”

沈元豐抿緊嘴唇,身體繃得緊緊的,在晉城能向胡家施壓的還有誰?不用李銀說,他也猜得到,只有他的父王!李銀一直當父王是救命恩人,可是她哪裡知道,父王從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他的出手,一定是有條件,有目的的!

阿力抬起頭看了沈元豐一眼,輕輕說:“而事情過去後十天,你就回晉城了……”

而那個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成為定局。阿杏的“無情”,阿杏的“背叛”就是父親出手的目的和條件!

阿力低下頭:“少爺,或許我們錯怪阿杏姑娘了。”他又不是傻子,事情怎麼會那麼巧,自然是有人暗中操控一切,這個人是誰,呼之欲出。

沈元豐雙手握拳,身子不住地顫抖,此時的心中是恨多一點,還是悲多一點,他分不清楚,他只知道心很難受,很疼。

阿力喃喃低語:“怪不得陳家妹妹一直跟在阿杏身邊,想來她們是知情的……”阿力走到沈元豐的身邊,將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少爺,你去找阿杏姑娘吧,你們這樣,連我都看著難受!”

沈元豐搖搖頭,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父王手中一定還握有能夠威脅阿杏的事物,如果不能解除這個威脅,阿杏不會接受我!而我也不忍心讓阿杏再因為我而承受壓力!”

阿力摸了摸頭:“威脅?是什麼呢?”

沈元豐手撫著下巴沉思了一會,藍眸閃爍不定,過了一會,他“嚯”地站了起來,“是戶籍!是李銀的戶籍!胡家之所以沒有追究,是因為手中沒有了李銀的戶籍!所以不能證明她逃妾的身份!戶籍現在應該還在父王的手上!他就是使用者籍來威脅阿杏!”

阿力一臉恍然大悟地表情,接著又嘆口氣,輕聲道:“阿杏姑娘真可憐……”隨即眼睛一亮:“少爺,我們只要將戶籍偷到手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可是……這戶籍既然這麼重要一定被王爺妥善收藏了起來。”

沈元豐雙手環胸,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嘴角忽然浮起一抹勝券在握的微笑。

“在父王身上!這次他是為我的親事而來,他既知阿杏在這裡,怎麼可能不將這件法寶帶在身邊?”

***

而另一邊,晉王已經多次與張相接觸,兩人就兒女親事已經達成初步協議。

晉王雖然是藩王,可是一直對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也一直很信任他,光看皇上能任用他的兒子擔任京衛同知如此重要的一職便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張相倒不擔心與藩王結親會惹來皇帝的猜忌。再加上東宮太子早有太子妃,女兒進去將來是成為宮妃,可是除夕那晚,皇上的弦外之音誰都聽得出來,太子還未登基,如今還是不要與東宮太過密切為好。張家不缺女兒,將來等太子登基,再將適齡女兒送入宮就好。就這樣,張相改變了主意,開始認真對待晉王的求親,畢竟女兒年齡已經不小。而沈元豐又不失為一個有為青年。

其實以沈元豐的實力,也可以慢慢升遷,假以時日成為正三品大員,甚至是二品大員都有可能,可正是如此,沈元豐才更需要有實力的姻親,這樣他以後的官途才會更加順暢穩固!還有比張相更為適合的姻親嗎?就是張清秋本身,晉王也是極為滿意的,德才貌慧,樣樣俱全,晉王已將她視為兒媳的不二人選。

謝謝大家的訂閱!謝謝鏡子一面的粉紅票!嗚嗚,粉紅票好少,是不是shisan寫的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