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起了這個念頭。春瑛便抑止不住自己的想法,告別青鸞,走出房門後,又往正房方向看了幾眼。

近日因前院整修,二太太卓氏改在正院理事,屋裡人來人往的,忙得焦頭爛額。春瑛在廊下遠遠觀察了一陣,覺得現在說話不太方便,只好恨恨地先行離開。

回到松頤院,她一邊做著照顧二老太太的工作,一邊想著應該在什麼時間過去求拖籍,但回頭看到二老太太斜kao在榻上精神不佳的模樣,她又有些拿不準了。東府現在正缺人手,雖然已經採買了一批婢女,但這時候提出走人,真不知道是不是好時機。糾結了半天,她咬咬牙,決定豁出去了。二老太太的病情已經痊癒,只是精神差些罷了,身邊又不缺人使喚,少她一個也不打緊。無論如何。她都不想再耽擱太久。父母親已經離開了,只要文書一到手,她就去向二太太提出申請!

這麼想著,她的心神便定了下來,做事也重新恢復了條理與細緻。看在二老太太、二太太和四小姐眼中,自然是覺得她有千百般好處,言行間的態度也有了些改變,尤其是四少爺四小姐兩個晚輩,比先前更添了幾分敬重,連二太太卓氏,也待她客氣了許多。二老太太看在眼裡,想到他們看重的是自己跟前的大丫頭,又是救過自己的,心裡很滿意。

到了晚上,二老太太特地叫上春瑛,兩人單獨來到小庫房,鎖了房門,她又命春瑛開啟一個桐木大立櫃的鎖,取出一個木箱,再開啟箱蓋瞧了瞧,拿出一個小匣子,塞到春瑛手上,示意其開啟看。

春瑛依然開啟看了,發現裡面是一整套赤金鑲紅寶石的頭面首飾,有對簪,有耳環,有鐲子。還有一個頂簪,都做得十分精巧,就是款式稍嫌舊了些,而且寶石的顏色太過鮮豔了,不適合老婦人戴。春瑛愣了愣,望向二老太太:“老太太拿這個做什麼?您明天要用它麼?”

二老太太笑道:“這是給你添妝的,你仔細收好了,將來你出嫁時,拿來做頭面,是極體面的。這是我當年出嫁時,家裡陪嫁的一套首飾,因我不喜歡上頭鑲的紅寶石,除了年輕時去別人家中飲宴時戴過幾回,就一直鎖在箱子裡。我想你將來出去嫁人了,身份也是平民,不好打扮得太招搖,但婚禮上就不打緊。這個你權當私房收著吧,也算是留個念想。你出嫁時,我是不能去喝喜酒的,只能先送賀禮。(棉花糖”

春瑛拿不準她是不是察覺到些什麼,只能笑道:“奴婢多謝老太太賞賜。只是……這實在太貴重了。”

二老太太擺擺手:“這算什麼?我的東西多著呢,若不是你這丫頭,只怕我早就不在了,這些東西也就沒了用處,賞你一點,又算得了什麼?你只管收著!”

春瑛當然不會傻到把好東西往外推,便笑著謝過賞,然後重新鎖上櫃門,把匣子挾在腋下,扶著二老太太回房歇息了。她回自己房間把首飾放好時,遠遠瞧見良姐在走廊拐角處探頭探腦的,似乎在看自己,正想問對方有什麼事,良姐卻忽然調頭跑了,看得她莫名其妙。

二老爺李彥在前幾天的動亂中勤王有功,皇帝先前對他的幾分猜忌之心彷彿完全消失了,沒幾天便升了他做兵部尚書,命他重整京城防務,尤其是要把軍中不安定的份子都消除掉。現在恪王與梁太師都被押入天牢,等候處置,他們的家眷也控制住了,皇帝只需要把他們的黨羽處置乾淨就好,只是太后孃家這回沒有直接參與叛亂,目前仍然苟延殘喘,還為身陷囹圄的骨肉與姻親求情,又擔心接下來會輪到自己家倒黴,正在拼命尋找出路。朝上一片亂哄哄的,京中的官宦權貴人家都人人自危。

在這片混亂中,二老爺李彥反而淡定了。還未出正月,他已經開始忙碌於公事,家中的重擔便全數落在二太太卓氏身上,但她卻欣然接受,一點都不抱怨,心情還非常好,連喜鵲前來請安,她都賞了個真心的笑臉。

二老太太的心情也非常好,兒子升了官,聖眷無礙,孫子得了師長的誇獎,近日學問又有長進了,還提出要拜一位武技方面的名師,將來象父親一樣文武雙全;兒媳把家管得妥妥當當,完全不用她操心,還送了一份名單來,上頭都是直接或間接表示了聯姻意願的人家,其中不少都是她平日看好的,可見孫兒孫女的婚事有望了。心情一好,她出手便大方起來,喜鵲來請安,她想起對方平日的殷勤小心,也賞了一套首飾。只是不如春瑛那套,是銀鎦金的。

這個情形看在院中的丫頭婆子眼中,便有了各自的想法。

進了二月,才過了二月二的龍抬頭,路家夫妻的文書便下來了。衙門見是新任兵部尚書家的事,效率很高,東府的管家才上門,文書第二天一早便送到了府裡。路家夫妻下午得了訊息,立刻趕過來領了,其中磕頭謝恩四處應酬的自不用提,路媽媽特地孝敬了二門上每人五錢銀子。要見女兒一面。二門上的人聽說是春瑛的,便立刻來報。

春瑛當即便把手裡的活交付給秋雁,跑到二門上,抱著母親,鼻頭一酸,便紅著眼圈問:“可是得了?”路媽媽卻顧不得回答,只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了女兒一番,才唸佛道:“幸好平安無事,阿彌陀佛,我們在外城一聽到訊息,都嚇死了,生怕你有個好歹!”

還是路有貴知道女兒心急,笑道:“已經得了,方才去磕了頭。等跟你說完話,我們便要回家了。”春瑛吸吸鼻子,笑道:“那就好,以後我就不怕會連累你們了……那天晚上是很驚險,不過我平安活下來了。爹和娘也不必再擔心。想想以後,想想咱們的新家,好日子還長著呢!”

路媽媽扁扁嘴:“那也要人在才行!我真是怕了,方才去看老街坊,都嚇壞了呢,聽說又是刀又是槍,還放火,那都是什麼人哪?為啥放著滿城的達官貴人不管,偏偏到這府裡來?!”

這種事一時怎麼說得清楚?春瑛正為難,還是路有貴替她解了圍:“好了好了,閨女還有差事在身呢,快把話說明白了,好讓她回去當差。”接著叫女兒到了角落裡,看看四周,壓低了聲音道:“我前後買了六處宅子,如今把其中一個兩進的大宅收了回來,重新粉刷整修過,正在打傢俱,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其餘五處,我打算收回三處。剩下的,給你姐姐一處,給康哥兒留一處,也是多謝你姐夫幾年來的辛苦。”

春瑛點頭道:“這也是應該的。爹照自己的意思去辦吧。”

“去了兩處房產,我們家的進項就少了,我想著還是要買些田地,方是正道。只是一時半會兒,不知道哪裡有好田產,只能慢慢看了。”

春瑛忙道:“前些天京中有動亂,城裡好些大戶人家都遭了殃,應該有不少人家會將田產發賣的,官賣的也有,爹可以去打聽打聽,看一般人家能不能買。裡頭說不定有不少好地,若是價錢不貴,買下來也行。”

路有貴皺皺眉:“這倒罷了,只是那好地早有人看中了,哪裡輪得到我們?”又道:“我們手頭上的銀子不多了,我想著,將來總不能只kao賃房子過活,要不要做點生意?我最熟的就是布料,若是開個小布店,貨源是不愁的,只是店面不好找。”

春瑛想了想:“爹,這些事都急不得,只能細細留意。開店做生意不比過去給人做中介,店面和進貨要花的銀子,不是幾百兩能解決的,咱們一定要多用點心。這裡說話不方便,過不了多久,我應該可以回家,到時候咱們再仔細商量吧?”

路有貴低頭一想:“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