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聞言眉頭大皺:“她能有什麼病?!不過是心病罷了!我見她管家辛苦,便叫她分一些事務給熙如管。她倒好,不應話不說,居然推說病了,請安也不來,熙如去給她請安,她還要給臉子瞧。幸好熙如脾氣好,並不放在心裡,還在我面前替她說好話。誰知她還不滿意,前些日子范家三太太過來做客,她居然當著人家的面數落熙如的不是。真真丟盡我們李家的臉!范家三太太真個好涵養,還在我面前說熙如定是做得不好,才惹得婆婆生氣。我都快沒臉見人家了!那樣的媳婦,還不如早些讓她安安靜靜地養病去吧!”

老太太忽然說了這麼一大通話,還表現得很激動,東府眾人都十分詫異。範熙如忙勸道:“祖母熄怒,這都是孫兒媳婦的不是。若不是孫兒媳婦粗心,惹得母親生氣,也不會發生這種事了……”她拿帕子擦了擦眼角,眼圈便紅了。眼看著就要掉下淚來。

老太太忙道:“你還替她說什麼好話呢?別怕,你叔祖母和嬸孃都是自家人,彼此知根知底的,哪還能不知道你婆婆的為人?你剛進門時,她還對你讚不絕口的,如今說變就變,還鬧起了脾氣,真叫人不省心!”

範熙如搖搖頭,含淚帶笑地向二老太太婆媳賠禮:“叫叔祖母與嬸孃見笑了,請叔祖母與嬸孃別怪母親失禮,她實在是身上不好。”

卓氏乾笑兩聲:“一家人不必多禮,嫂子身體不好,我們閤家皆知的,怎會怪她?”咳了一聲,“對了,不是說要商量祭祖的事麼?怎的不見侯爺和攸哥兒?敞哥兒兩口子呢?”

範熙如低了頭:“父親出門訪友去了,相公在外書房讀書。”

二老太太眼神一閃,又是深得婆婆看重的卓氏開口:“這也太用功了些,都快過年了,朝廷官員都得了假呢。我們老爺前日面聖,聖上嘉獎了一番,也叫他先回家過年,等年後再安排後續之事。難道攸哥兒如今比朝廷的官員們還要忙碌了?依我說,他從小嬌養,哪裡吃得了這樣的苦頭?還是叫他歇幾天,養養身子的好。”

“我也是這麼說的。”侯府老太太轉頭去拍孫媳婦的手,“連你嬸孃都這麼說了,你便多勸攸哥兒幾句。你們還是新婚的小夫妻,正該多親近,科考再要緊,也要等到明後年才能下場,哪裡犯得著這樣著急?”

範熙如臉紅紅地小聲應了,然後很不好意思地說:“今兒是為了商議正事,才請了叔祖母與嬸孃過來的。咱們家只有祖母與我兩人在這裡,母親又病了,不如把二哥二嫂也請過來吧?多個人商量也好。”

侯府老太太嘆了口氣:“罷了,我沒功夫看他們這對冤家拌嘴,每次罵他們,他們嘴上應了,過後仍是那般。我索性眼不見為淨,免得操碎了心,還要暗地裡受他們的埋怨。如今你已經嫁了進來,有你和攸哥兒兩口子在,都是懂事知道上進的好孩子,我也沒心思理他們了。”

這下連春瑛都暗暗吃驚了。以老太太對二少爺的偏愛,今天居然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難道是真的灰了心?!這幾個月裡,侯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東府那邊一點風聲也沒聽到?

二老太太似乎是覺得,再這樣閒聊下去,永遠也沒法進入正題了,便清了清嗓子,道:“祭祖的事,到底嫂子有什麼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老太太忙將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不外乎辦得隆重些,升一升規格,一來是把二老爺的功勞稟告祖先,再讓他與族人重新見一見,畢竟已是多年在外了;二來便是向族中女眷介紹新孫媳婦。慶國侯府這一支,雖然不是族長,但在族中向來有名望,李攸是未來的繼承人,他的妻子便是慶國侯府日後的女主人了,自然也鄭重地介紹給族人認識。

要重新安排祭祖儀式以及隨後的宗族大會,所需增添的一應物事,老太太都有了盤算。範熙如時不時在她耳邊小聲提醒著,提幾條意見,她基本一條不落地用上了,正好補上了她思慮不周的地方,最後成形的計劃十分完善。卓氏暗中想了一想,倒對範熙如高看了幾分。

商量完正事,侯府老太太還要留飯,二老太太說:“兒子在家呢,說好了要回去吃的。”前者想到他們一家分離多時,便放了人。

回到馬車上,春瑛伸手試著手爐的溫度,又囑咐錦羽給車裡的火爐添了塊炭,回頭見二老太太若有所思的模樣,也不去打攪,只吩咐車伕起行,卻聽得二老太太嘆了口氣,一旁錦羽問道:“老太太,您為什麼嘆氣?”

二老太太笑了笑,搖搖頭:“西府娶的這個媳婦啊……果然厲害。”

“可不是厲害麼?”錦羽笑道,“又漂亮,又賢惠,又孝順,還有管家的才幹,我在外頭聽他們家的丫頭說話,都在誇這位三少奶奶呢。若咱們家也能得這麼一位少奶奶,就好了。”春瑛瞥了她一眼。

二老太太淡淡一笑,什麼話也沒說。!~!

下載本書最新的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