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借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瑛在東府裡,每日都過得很平靜。聽著小丫頭們談起侯府的八卦,就當是在看戲。忽一日,見卓氏到侯府去了半晌,回到家便到了二老太太跟前,兩人在屋裡低聲不知在說些什麼。
秋雁捧了茶過來,小聲叫她:“春瑛姐,你替我送茶進去如何?我……我想去解手……”春瑛忙接過茶盤:“你要是實在不見好,就請了假回家,讓你乾孃找位大夫來瞧吧?身子要緊,可別逞強。”秋雁羞紅了臉,點點頭去了。
春瑛捧著茶走到門邊,見二老太太與二太太身邊沒別人在,擔心是在商量要緊事,便立在檻外,等候傳喚,隱約聽到二太太卓氏在說:“……特地請媳婦……雖自家……老爺在北邊……朝中無人……方便……多結交……”心中一動:難道侯爺是請二太太過去管家?
二老太太聽完以後,直起身子,半日,才嘆了口氣:“既如此,你便去吧,大事要緊。只是家裡怎麼辦?你一個人哪裡料理得過來?敬哥兒媳婦不就是這麼累病了?”
卓氏想到這裡,也有些為難。由於長年在外,他們家在京中除了本族至親與幾家世交外,交好的人家少之又少。她孃家兄弟在四川任官,婆婆的孃家在開封,都幫不上忙。回京以後,侯府那邊由於主母安氏被禁足,嬸孃又年紀大了,居然連個幫忙引見的人都沒有。可是自家丈夫在邊疆為官,正需要朝中有人幫著說話,侯府的作用有限,幾家世交又多無實權,若她不能打破僵局,為丈夫結交援手,就太過失職了。如今難得有機會,她可以藉著幫理侯府家務的時機,插手侯府與朝中新貴高官的人情往來,與這些人家的內眷結識。只要走出第一步,以後就不必再經過侯府了。這麼好的機會,她實在不想放棄。
然而婆婆的顧慮也有道理,家裡事情那麼多,自己哪裡料理得過來?
“總得想個兩全齊美的法子才好,不能為了管別人家的事,就把自己家拋開不管吧?”老太太抬頭看見春瑛,招手示意她過來,從她手裡端過一杯茶,“你先想個章程再說。”
卓氏端起另一杯。神色間有幾分為難:“少不得……媳婦兒辛苦兩月吧?只要熬過開頭就好了,過後要脫身也不難,何況敬哥兒媳婦總有好起來的那天,若是能催著他們家給攸哥兒尋了親事,就更好辦了。”
春瑛在旁聽了一會兒,略猜到幾分,便大著膽子道:“老太太,太太,奴婢有個主意,不知該不該說?”
卓氏瞥了她一眼,沒吭聲。二老太太問:“什麼主意?”
春瑛便笑道:“四小姐年紀也不小了,是不是該學著管家了?”便沒再往下說。
二老太太恍然大悟,卓氏卻用有些意外地目光看著春瑛:“原來……你想到的是她?”
不然是誰?春瑛不解。十二歲的年紀在古代也不算小了,再過兩年都能嫁人了,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到這歲數就該學管家了吧?想當年霍漪剛來京城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歲數,霍家的家務她可是管理得井井有條的,除了在人情世故上不大擅長外,也算是個精明人了。春瑛這兩個月來幾乎天天能看見四小姐雅君,覺得她性子沉穩。也有幾分見識,又是嫡出,想來是可以撐一撐場面的。
二老太太細想了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往日總覺得雅君還是個孩子,可仔細想來,她也十三了,都快到出閣的年紀了。她自己屋裡的人,就是她自個兒約束的,我冷眼瞧著,倒還有幾分樣子。咱們這樣的人家,很該早早給女孩兒一個歷練的機會才是。她是你閨女,你覺得怎麼樣?”
卓氏哪有不肯的?心裡反而覺得驚喜,只是又有些擔心:“就怕她年紀小,沒經歷過,把家管一團糟。”
春瑛在旁笑道:“太太也太操心了,四小姐那麼聰明,又是天天看著太太管家,耳濡目染的。俗話說得好,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四小姐只是沒機會嘗試,真要管起來,一定不差!再說,老太太還在這裡呢,有老太太坐陣,四小姐有什麼不懂的,一問祖母,也就知道了。”
卓氏不好意思地笑道:“瞧我,一時心急,就把母親忘了。有母親照看著。她能出什麼錯?”
二老太太卻道:“別指望我,我正盼著享子孫福呢,就讓雅君放手試一試。”她越想越覺得這麼做才是正理,要是處處提點著,孫女兒未必能學到東西。
卓氏有些遲疑,春瑛忙道:“太太要每天過西府去麼?還是半日就回來了?”
卓氏被她這一提醒,也安下心來。就算女兒管家時遇到什麼不能解決的事,隔著府牆,派人去告訴自己一聲就行了。想到這裡,卓氏抬眼望了望春瑛。本以為這丫頭聽說了西府行事,會藉機提出“大丫頭協理”的話來,沒想到她提的卻是自家小女兒。看來往日對她太過嚴厲了,其實這孩子還是挺老實的……
春瑛被她看得有些發毛,仔細回想方才說的話,並沒發現有錯處,而且自己還小小地拍了她和二老太太一記馬屁呢,難道這還會引起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