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了個把月,早就不耐煩了,今晚就搬進來才好呢,這些東西若是兄弟喜歡,就都拿去!憑咱們的交待,這些又算什麼?”
信使乾笑兩聲,把瓶子放回去,打了個哈哈:“時候不早了,我這就帶人走。得在天黑前回府稟明大總管,才算是交了差事呢。往
後有空了,再來尋大哥吃酒!”
“好說好說。”王大親親熱熱地將人送了出去,親自將餵飽吃足的馬拉出來,把韁繩交回信使手中,又叫人僱了輛舊馬車給曹家人
坐,再添一輛騾車,裝些“土產”給信使帶回家去,才細緻周到地把人送走了。
人一走,王路兩家人就解放了。王大立刻去跟趙曾兩家人打招呼,有了路有貴的提醒,他表現得十分謙虛誠懇,再三說自己只是受
了候爺的差遣,前來暫理的,莊子上的一切事務還要正主兒二老爺家的人來做主。說得趙三和曾四兩個都不好意思擺臉色,只好客客氣
氣地附和幾聲,表示今後會好好相處的。到了晚上,王大又各送了一車東西給兩家人,他們因為再度空降主管而產生的一點不滿之心便
被壓下去了。
王大帶了妻子兒女,服侍著老父住進了莊頭的宅子,原本的小院則歸了兄弟,路家一家人迅速搬了新屋,三家人各得其所,都心滿
意足。
過了幾天,原來的曹管事兩口子親自帶著兒女回來道謝。先前回府,他們親眼看到太太以前寵信的幾個家人連行李都不許拿,只穿
著一身棉衣,身上還帶著傷,就被將交給了人伢子,一家子骨肉分離;而得以全身出府的幾家人,行李中夾帶的所有金銀首飾都被押送
的僕役婆子搜出來私吞了。他們一家人穿得寒酸,行李也被翻了個徹底,才逃過一劫。後來,是掌事的大少奶奶心善,才每人賞了一件
舊棉衣和半吊錢,讓他們各自謀生去。
他們在大冬天裡被趕出了後門,因候府怕被人說閒話,還是分批驅逐的,有親朋可投的各自散了,曹家人的根基在大興,只能走遠
路回來,還是他家長子機靈,早就為僱了馬車到附近候著,才把父母弟弟接回了家。那個小廝卻被候府扣下了。
曹管事嘆道:“想當日若不是三位老兄出手幫忙,我比其他人強不了多少,在府裡當了幾十年差,又來這裡當了幾年莊頭,所有身
家都在此處了。若是叫人都奪了去,我豈不是生不如死?”曹娘子也在一旁抹淚:“我們大人吃些苦頭,也就罷了,幾個孩子卻無辜得
緊,他們雖是奴才秧子,卻從小就沒受過委屈。如今大冷天的,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能把我心疼死!”
路有貴等人忙去安慰曹管事,路媽媽王大嬸等人則去勸曹娘子,等兩人都平靜下來,才進入正題。
原來曹管事在時,與趙曾兩傢俬下搞的獵物養殖生意,因他離任而陷入了僵局,按理說王大接任莊頭,就該由王大接手的,可是王
家是新來的,並不知道“實情”,趙曾兩家又有些忌諱,怕王家人與京城候府關係密切,會走漏風聲,因此不敢鬆口。
曹管事回來倒是打破了這個僵局,主動提出,要讓路王兩家都參與進來。他本人雖沒了莊頭的身份,但與南苑提督的交涉卻一向是
他出面的,現在他一家人在鎮上定居了,索性就繼續當這個發言人,而具體的操作,則交給趙曾王路四家,他每年分紅就好。
趙曾兩家起初有些不情願,後來聽說王路兩家分佔曹家原本份例的三分之二,並不影響他們的收益,才勉強點了頭。王大言笑晏晏
地拿酒出來說祝願大家日後合作愉快,路有貴微笑不語,曹管事卻已盤算著,要另外接些產業,新增收入,不想再單靠李家莊一處了。
且不說這幾家人布和睦,暗地裡各有思量,春瑛事後聽說了,便立刻問父親:“曹家人就這麼出來了?真是脫籍了嗎?哎呀!我還
以為他家會被賣掉,想著爹那天幫忙,是想他家裡人喬裝去把他一家贖回來的,沒想到是脫籍!早知道我們也參與一份了!”
路有貴笑道:“咱們是被太太貶到莊上來的,無論如何也算不進太太的親信一派裡,又沒本事在一個月裡虧空掉幾千兩銀子,咱們
有什麼資格參與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