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少爺捲土重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梁家似乎確實很心急。
賜婚的旨意已經下了好幾年了。只是梁家不甘心將才貌雙全的嫡女嫁給政敵一派的侯府庶子為妻,便以女兒年紀尚幼為由,一直拖著,其間也曾透過長女恪王妃梁氏,把小女兒梁玥送進宮去,“陪伴”太后,希望能“偶遇”皇帝,既擺脫了荒唐的婚事,又能讓女兒攀上高枝。只可惜皇帝不願意配合演出,梁玥還因為某個不大不小的過錯,叫皇后送回家了。拖到今日,已是十八歲的大姑娘,更兼有御賜婚約在身,哪裡還有好前途?
梁太師以及手下官員的勢力,這幾年在皇帝的打壓下,已呈山河日下之勢。梁太師忽然醒悟到,自己把持朝政多年,對國家大事說一不二,皇帝羽翼未豐時,他尚能高枕無憂,現在皇帝已經羽翼豐滿了。哪裡還能容得下他?他不停地為維持自己的權勢地位與皇帝作對,正犯了人臣大忌,其實憑他兩朝元老、託孤大臣的身份,只要聰明些,皇帝是輕易動不得他的,為何要給皇帝滅了他的藉口?
於是他稍稍收斂了動作,一些不能讓步又會惹惱皇帝的事,就交給手下幾個沒有多大價值的官員代勞,自己則在朝上保持沉默,只有遇到大事,才會開口乾涉;另一方面,他又找上慶國侯府,商量女兒的婚事,見慶國侯李章千方百計推脫,私下大罵之餘,特地叫大女兒請太后發了話,不讓慶國侯府有拖延的機會,又叫夫人親自找上門。
本就是皇帝賜婚,太后又發了話,慶國侯府也就不囉嗦了。其實侯府主人早有心理準備,會娶進一位出身背景不大如意的兒媳婦,只是想拖一拖好打擊梁家氣焰而已,各種準備工作早已開始了,梁夫人既然上了門,老太太便做主,確定等二孫子李敞考完恩科,便正式成親。
梁夫人勉強接受了這個安排。回去了。老太太隨即便下令讓安氏準備聘禮,修整新房,還有采辦各式婚禮用品以及挑選侍候新媳婦的人手。安氏憋著氣應下,回到院子,又碰上侯爺過來說婚禮絕不能出差錯,所有事都要小心再小心,外頭有許多人都盯著呢,萬不可因一時之氣壞了大局云云。安氏只覺得滿心委屈,偏又不能對著丈夫發洩出來,只能在他走了以後,摔了個青花杯子。
第二天,李敞就因為屋子要重新翻新,不得不從自個兒的院子搬了出來,為了讀書方便,只好在外書房旁邊整理了個小房間住下。
他這次回府以後,收斂了許多,也不跟丫環們調笑,對待被派來服侍他的瑪瑙、石榴等人非常客氣,而對從前用慣的丫環小廝書僮,則完全置之不理。其中有兩個曾託人捎信給他,說現況很是悽慘。求他救一救,他也隨手將信燒了,只當什麼都不知道,一心攻讀經史子集。
他這幾年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舉人功名算不了什麼,除非他在官場上出息了,否則他一輩子也沒法把安氏和她生的嫡子打壓下去!
他在莊上那幾年,自怨自艾,荒廢了光陰,只能在考前的最後一點時間裡,盡他所能地把功課追回來。他認為自己本就聰慧過人,這點小事自當不在話下。
當然,用功之餘,他也沒忘記要哄祖母高興,這是他在家中立身的根本。每日晨昏定省自是少不了的,而且他請過安以後,還要陪祖母聊聊天,話話家常,說說笑笑地討她歡心,有時遇到妹妹和兩位表妹前來請安,他知道祖母疼愛表妹們,便不吝誇獎。
其實論私心,他覺得霍家表妹太端著架子,不愛理人,似乎對自己很看不起,讓他很是惱火,而范家表妹卻長得嬌美可人,兼之肌膚白晳豐腴,不知哪家臭小子有福氣能得了她去?真真是祖上燒了高香了!雖然自己即將娶進門的妻子也是位美人。但那性子可沒這麼討喜,也許是因為讀的書多了,就自以為是才女,性情也變得尖刻,女人還是要老實柔順些的好……
李敞只顧著胡思亂想,卻沒留意到自己投注在範熙如身上的目光停留得太久了些,範熙如一向表現得大咧咧的,也不由得紅了臉。老太太心中微微有些不悅,這個孫子才規矩了幾天,怎麼又犯起老毛病來?都是快娶妻的人了,偏還要招惹親戚家的女孩子,這可不是能隨便打發的家生子!
老太太收了笑容,重重咳了兩聲,才驚醒了李敞。他驚覺自己方才失禮了,場面有些尷尬,忙打了個哈哈,再聊兩句,便藉口要回書房讀書,退了出去。
範熙如紅過臉,仍裝成沒事人似的,完全不提,老太太對她更寵愛了,當天晚上便送了一套金絲鑲寶石的頭面過去。說是“年輕時用過的首飾”,如今不戴了,送給晚輩使。
李敞可能是為了彌補這個過錯,接下來兩天都增加了陪祖母的時間,若是遇上表妹們,便非常規矩地低頭回避,說話行事,都挑不出一點毛病。老太太慢慢消了氣,又對他疼愛起來,還親自過問映月堂的整修情況,並賞了幾件壓箱底的珍玩給他做新房的擺設。侯府中流言四起。都說二少爺重新得勢了。
霍漪一路冷眼看著,從第二天起便削減了在老太太房間裡消磨的時間,並且儘量避開李敞去的時間,又在私下約束服侍自己的丫環婆子,沒事不要在府裡到處串門子,尤其要遠離那位二表兄。
春瑛一直跟在她身邊,怎會不知道她這麼囑咐的原因?自然是嚴格遵照此令行事的。她可還記得,那位二少爺跟自己之間有過一場公案呢,雖然不知道對方是否清楚,自己當年也是目擊者和告發者之一,但還是儘量遠遠避開的好。這一回,一來自己長大了,又換了主人,他可能不大認得出來,二來他的注意力根本沒放在丫頭們身上,這才讓她躲開,以後卻未必會這麼好運氣。
春瑛非常老實地縮在小院裡,每天除了完成工作,便是教導小蓮花廚藝,或給家裡人做衣服鞋襪。由於二少爺就住在外書房,她連找書的差事都不敢討了,還咬牙放棄了見周唸的機會,只好先想辦法請假回家。
不過這麼一直躲著也不是辦法,眼看著二少爺一點一點地討回老太太的歡心,春瑛心裡堵得慌,左想右想,找上十兒商議:“你說我們要不要提醒三少爺一聲?他最近都跟在侯爺身邊,忙著什麼事,老太太那裡,除了早晚請安,他就沒怎麼陪過老太太。要是二少爺又重新起來了,三少爺不是會倒黴嗎?”
十兒聞言也有些擔憂:“是啊,別人總說二少爺學好了,可我看啊,他好不了!如今肯定是在暗地裡搗鼓什麼詭計呢!”對於她們這些浣花軒出身的丫頭來說,二少爺的陰影實在太大了,當年可是出過人命的……
十兒想了想。便道:“好!我這就去尋夏荷說話,想辦法提醒三少爺一聲!”剛起身,又洩了氣:“不行……三少爺這幾天都早出晚歸,前兒我去時,夏荷就跟我抱怨呢。這時候過去,他鐵定不在!夏荷那丫頭又是個呆子,有話也說不明白,我不過是白跑罷了……”
春瑛聽了,也有些發愁:“胭脂呢?胭脂如今不是升了一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