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午後書香(上)

範熙如自來了侯府。沒過幾天,便討得了全府上下的喜歡。人人都說這位姑娘活潑討喜,嘴巴又甜,而且待一應丫環婆子都很親切,絲毫沒有架子,閒時跟自己的丫頭下棋賭牌取樂,也會把侯府的婢女招來一起玩。幸而在老太太、侯爺、太太等人面前的禮數從來沒出過差錯,因此也沒人指責她不分尊卑。安氏雖有心要奚落幾句,到底礙於老太太的面子,被芍藥幾句話勸住了。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說法,春瑛在私底下沒少聽到婆子媳婦們議論,說這位小姐不象是大家閨秀,若真進宮當了娘娘,說不定會跟太監宮女混一塊兒呢。她暗暗嗤笑,作此議論的那些人,才在老太太面前說范小姐的好話,背過臉便是另一套,這府裡的人,說得話真的只能信一半!

當然,這種不和諧的言論是絕不會傳到范家人耳朵裡去的。范家正富貴,有權有勢,範三老爺和范小姐又出手大方,有點眼色的人都不會當面給人不痛快。

侯爺十分看重這位小舅子,不但常陪他出門訪友,還幾乎天天都請他到自己的小書房談話,除了兩個最親信的清客,連小兒子都沒叫來。而范小姐在哄得老太太滿心歡喜之後,便由安氏帶著,到靖王府上給表姐請安了。

靖王妃與這位范小姐是親表姐妹,年幼時又相處過,因此一見面就極親熱,兩人說起往事,尤其是逝去的範氏太太,都情不自禁地哭了一場。安氏在一旁坐著,極是尷尬,心中惱怒之餘,臉上還要做出哀慼狀來,手中的帕子早已扭成了麻花。

奈何不了靖王妃,她便有心要給范小姐上上眼藥,帶她去見幾位有名望又極重規矩不喜性子活潑的姑娘的命婦,好叫她在選秀前壞了名聲,偏偏靖王妃極熱心,二話不說就包辦了表妹在京中的交際事宜,安氏盤算落空,心中鬱悶不已,咬牙切齒地想著一定要想個法子出出氣。

范小姐大咧咧地笑著。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位姑父繼室的險惡用心,反而還跟小世子朱道垓玩成一團,回了侯府,更是在老太太面前大肆讚揚小世子可愛又聰明,引起老太太對重外孫的牽掛,次日趁著天氣好,便到靖王府上轉了一圈,享受了一番天倫之樂。

這些事春瑛全都是聽別人說起的,因老太太喜歡,整個院子的人都談著這件事,霍漪聽了以後,不知跟青姨娘商量了什麼,沒過兩天便向老太太提起,想接兄弟過來玩一玩。

老太太正是稀罕小孩子的時候,自然是答應了。因此霍家的小嗣子霍榮很快便來到了慶國侯府。

霍榮已經將近十歲了,長得還有幾分瘦弱,但言行舉止都很有條理,就象小大人似的,甚至可以說,因為太象大人,反而顯得有些呆板。不過他正處於可愛的年紀。在老人家看來,這樣的呆板舉止,怯生生地向自己說吉祥話的表情,還有那一板一眼地施著大禮的小身體,都顯得格外惹人憐惜,想到這孩子以後是要給自家不幸早逝的女兒承繼香火的,那憐愛便漲了一倍,不等孩子行完大禮,就把他摟到了懷裡,親切地問著家常話,喂他吃東西,輕輕摩挲著他的小腦袋。范小姐坐在老太太下手,興致勃勃地逗霍榮說話。

春瑛在底下看著,又悄悄瞥了一眼霍漪,見她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當中夾雜著一絲複雜與欣慰,便猜到她是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歪頭瞥見荊氏坐在一旁,目光似乎有些黯然,眼珠子一轉,便低頭對霍漪小聲說:“小姐,大少奶奶是不是想起昆哥兒了?不如跟老太太說,把昆哥兒也抱來,說不定能跟小少爺玩在一起呢。”

荊氏有些驚異地轉頭望了她一眼,霍漪看向前者,微微一笑,便揚聲道:“外祖母,弟弟有些怕生呢,不如把昆哥兒也抱來。他們男孩兒正好在一處玩?”

這話倒提醒了老太太,自己還有個孫子,忙道:“我倒一時忘了,敬哥兒媳婦,快把你兒子也抱來。”

荊氏按捺下心酸,笑著應了,便回院去給自家兒子換了一身嶄新的衣裳,重新紮了髮辮,抱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忽然發覺這個小曾孫還是很可愛的,年紀雖小,舉止卻很規矩,眉清目秀的,還有幾分象侯爺小時候的模樣,心中頓時添了幾分疼愛,又聽到他奶聲奶氣地喚霍榮“表叔”,霍榮也一本正經地叫“表侄”,立時樂了,跟范小姐笑成一團。

有了便宜外孫和曾孫子在眼前作伴,老太太午飯也多吃了半碗,還留兩個孩子在屋裡睡中覺,用不著小姑娘們作陪,宜君竄唆著霍漪與范小姐到花園裡去,惜君自然要跟上。荊氏捨不得兒子,卻被老太太一句“有我老婆子看著,你還不放心?”,逼得不得不隨小姑子們一起去了。

小姐們一時興起,倒是容易,卻苦了服侍的丫頭們。春瑛與月牙兒、雕欄等數人不得不趕在小姐們到達前,先一步跑到花園的一處亭子處,匆匆將周圍打掃乾淨,又點了香爐,煮了茶,折了新鮮花兒插了瓶。擺了文房、棋盤、琴案、圓凳、繡架等物,預備小姐們用得上。剛做完這一切,霍漪等人便到了,春瑛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要急急與月牙兒分別跑去茶房與廚房要了果盤點心,送回來擺上。

看著這些千金小姐們悠悠閒閒地喝茶嗑瓜子聊天,二小姐宜君還要嫌棄果盤裡的果子洗得不夠乾淨,看起來不夠清新誘人,春瑛就忍不住腹誹:誰說做丫環輕鬆?從老太太的院子到花園,才隔了幾百米,她們幾個用最快速度跑過來又準備了這麼多東西,已經很辛苦了,還要挑剔果子不夠好看,太過分了吧?!那又不是她洗的!

還好宜君只是埋怨了兩句,便與範熙如聊起天來,霍漪見荊氏有些走神,料想她是沒心思玩的,便邀請惜君手談幾局,荊氏坐了一會兒,覺得無聊,只得坐到花叢邊,叫青檸回院拿了針線來,給兒子繡夏天穿的紅肚兜。

氣氛看起來似乎很平靜,幾個丫環給自家小姐奶奶輕輕打著扇子,春瑛給香爐續上一支香,心中微微鬆了口氣,睏意便湧上來了。

誰知沒過多久,她就被宜君和範熙如的吵聲驚得完全清醒過來。她們正在談起後者上京時看到的運河岸上景緻,提到一位宋代詩人的詩,對其中一首的解釋有了不同的看法,又彼此不服,結果越吵越厲害。

荊氏只得起身去勸道:“不過是些小事,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也是尋常,姐妹們還當和氣相處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