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與荊氏都忍不住露出驚異的表情。這位弟弟除了隨侯爺來過兩遭外。可是從不踏足長兄的院子的,今天忽然前來,是為了什麼緣故?

人就等在外頭,李敬顧不得多想,忙和妻子一起迎出去:“三弟怎麼來了?快進來坐。香玉,倒茶!把昨兒新得的點心拿一匣子過來。”又笑著對李攸道:“你嫂子的陪房孝敬了幾樣點心,是新想的花樣,味兒也還好,你嚐嚐合不合胃口?”荊氏也熱情地親手拿了乾淨的新坐墊來,放在椅子上:“有一樣是葵花籽餡兒的,還有一樣是玫瑰餡兒的,我記得你最愛吃這兩樣,若是喜歡就拿點回去。”

李攸歡歡喜喜地應了,見香玉送了茶水點心過來,先是喝了口茶:“好燙!這茶葉倒挺香的,跟咱們家喝的不一樣,大哥從哪裡得來?”又捻點心吃,見是幾塊糕,做成六瓣菱花形狀,外頭炸得金黃酥脆,裡頭的餡卻香甜。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李敬看著他坦然把自己準備的食物吃下去,微微一笑,攤開手道:“並不是什麼珍品,這原是我在南邊嘗過,覺得還不錯,便多買了幾斤帶回來。其實只是尋常茶葉罷了,三弟若喜歡,便包一包回去。”他使了個眼色給妻子,荊氏會意地轉身到裡間去了。

李攸手一動,本想攔著,但未舉到一半便又放了下來,笑眯眯地道:“那就多謝大哥了!弟弟平時甚少過來給大哥請安,大哥還對我這樣好,真叫人慚愧。”

“說的什麼傻話?”李敬也笑眯眯地道,“咱們是親兄弟,講那些個虛禮做什麼?”

李攸咧嘴笑了笑:“那我以後常來呀?下回來時,定給大哥淘點好東西做回禮,雖不講虛禮,但白吃白拿,也太丟臉了!”

“用不著這樣客氣,你是咱們侯府的小主子,在自己家裡,愛去哪就去哪,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哥哥嫂子心裡只有高興的。”

兩人安靜了一會兒,各自低頭喝茶,偶爾悄悄打量對方几眼。心思轉得飛快。

不久,荊氏出來了,手裡拿著一個精緻的小竹籃,裡頭裝了幾個白紙包。她笑道:“這裡是你哥哥從南邊帶回來的兩樣茶葉,還有幾樣點心,那個布包裡裝的是別人送來的幾樣小玩意兒,我跟你哥哥都不好這些,你若喜歡就留著,不喜歡就賞了人吧。”

“多謝嫂子,多謝大哥。”李攸接過籃子,便瞥見籃中布包的開口裡,微微露出幾個銀製的九連環。他心中敞亮,便將籃子放到一邊,笑著跟兄長說起了閒話,不過是這大半年裡京中權貴人家的八卦新聞。荊氏偶爾還會插幾句嘴,補充一下夫人圈裡流傳的小道訊息,其中遇到兩邊觀點衝突時,李攸還會硬著脖子爭辯幾句,就象別的半大孩子被人反駁時一樣,爭個臉紅氣粗。李敬只是一直笑著,荊氏也不跟他吵。他爭了一會兒,也覺得無趣了,便撅起嘴抓過點心往嘴裡塞。

李敬給妻子一個眼色,荊氏便笑著起身說:“好了,三弟,是我錯了,你別生氣。我去看看你小侄兒醒了沒有,你陪你哥哥多說一會兒話。”便轉身往裡間去了。

李敬一邊吃茶,一邊觀察這個幼弟。雖然對方表現得稚氣十足,又似乎與自己夫妻十分親近,可他卻不會認為,他們之間真的很親近。他知道自己在做戲,更知道對方八成也在做戲,而且這戲還要繼續做下去。只是對方今日到底是為何而來?

兩人東拉西扯地說著閒話,李敬一直沉住氣,沒有點破,最後,還是李攸不耐煩了,才假裝無意地問:“大哥在南邊這大半年,想必見識了不少新奇事兒吧?我聽說江南風光好,還想著什麼時候能去見見呢。聽平安說,姑母家裡有大海船,船上還起了樓,整條船比咱家的花園子都大!是不是真的呀?”

李敬手上一頓,心念電轉,笑道:“這個我也聽說了,只是我在南邊時,一直在霍家幫著料理雜務,還沒能得空去港口上見見呢。實在可惜得緊。將來若有機會,一定要去瞧瞧的。”

“大哥沒見過麼?”李攸臉上滿是失望,“我還當大哥一定見過呢!常聽人說南洋如何如何富庶,去過的人都發了大財。我總想去見見世面,可父親母親總不許我出門……”

“你將來是要做大事的,有什麼世面見不得?如今你年紀還小,父親母親不放心,才不肯讓你出去。你想要什麼,便只管告訴我,我替你尋去,如何?”李敬眼中精光一閃,“等到你長大了,能獨當一面,咱家也有大海船,你愛看多少回都沒問題,想要什麼,它也能給你運回來。”

“真的?好!咱們說定了!”李攸一臉喜滋滋的,差點沒在原地跳起來,拉起兄長的手便談起南洋的特產,還如數家珍般說起他在姐姐姐夫和朋友家裡見過的海外奇珍,末了才一捶手心:“我差點忘了!姑母和表妹來了幾日,我還沒想好送什麼見面禮呢!母親一再囑咐我,要多跟表妹親近的。要是她知道我這樣失禮,一定會罵我。大哥,我該怎麼辦呀?”

李敬臉上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這卻是你的不是了。哪有見了面幾天,還未備好見面禮的?”說罷裝模作樣地想了想,才道:“罷了,如今也晚了,與其去備什麼見面禮,惹霍家表妹生氣,倒不如想想別的法子。霍家表妹性情端莊沉靜,人又孝順。素日最重的,就只有父母二字。清明不是快到了麼?你索性到大寺廟裡給姑父做趟法事,或是尋些好藥、好方子給姑母調理身子,表妹一定會很感激的。”

李攸看了兄長一眼,對方非常坦然地任他看,過了一會兒,他也笑了:“這真是個好法子,我馬上就去準備!”他提著籃子起身:“今兒聊得真高興,多謝大哥大嫂的好茶好點心,明兒得了空,我再來看大哥大嫂和侄兒。”走出兩步,又似乎想起了什麼:“啊,對了!我昨兒聽母親說,要給姑母和表妹派幾個人使喚呢,因公中人手不夠,我院裡還撥了兩個過去,嫂子這裡,是不是也搭把手?”說罷也不等兄長回應,便徑自去了。

荊氏從裡間轉出來,有些驚疑不定:“三弟這話是什麼意思?”李敬沉吟片刻,道:“不必驚慌,他這是在提醒咱們呢。太太的心思咱們早就知道了,她若要你出人,你便選那老實肯做活的粗使婆子,挑兩個送去就行,伶俐的一個不用。”他頓了頓,露出一個別有深意的笑:“小看了咱們的霍表妹,可是要吃虧的……”

太太安氏經過再三考慮,選派了四個粗使婆子和四個跟出門的媳婦子到晚香館,本來還打算多派幾個大丫頭去貼身侍候的,誰知霍家的管家早早送了兩個大丫頭過來,都是李氏與霍漪素日用慣的,另外還有兩個婆子、兩個外院聽差和一個車伕,幾乎把霍家母女所需要的人手都囊括進去了。安氏無奈,只好另外挑了幾個二三等的丫頭去打下手,當中也少不了安插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