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記的生意相當好。

起初人們只是在逛廟會時,想找個地方吃飯,見這家新開的小店位置還算便利,放在店門口的“每日特價”菜牌上寫的價錢又便宜,才走進來試一試。結果發現東西味道不錯,店面整齊乾淨,老闆兩口子年輕秀氣又招呼周到,大熱天裡吃得滿身大汗還可以叫一碗涼快的綠豆湯,臨走時帶上一串小粽子,什麼餡兒的都有,拿回家去哄孩子最好不過了,有那計劃出城遊玩的客人,也可以買上幾個有肉有鹹蛋的大粽子,又好吃又方便。

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人知道紅燈記的大名,回頭客也漸漸增多,最忙的時候,不但春瑛要來幫把手,南燈與紅玉還不得不僱了個手腳麻利的婦人來洗碗。一個月下來,除去種種花費,居然有八九兩銀子的純利,這還是扣掉半年租金後得到的數字。

五月的最後一天,小店打烊後,南燈關上門板,與紅玉、春瑛齊齊圍坐在店內的一張方桌旁,對著桌面上的碎銀與銅錢,一句話沒說,卻都發自內心地高興。

紅玉將帳本放在桌面上,道:“這裡一共八兩七錢二分銀子,還有三百多個大錢,是我們這個把月來淨賺的。”

春瑛深吸了口氣,止不住臉上的笑:“這還是頭一個月,如果以後都有這麼好的生意,那隻要再過三個月,就連本都賺回來了!”

南燈忽然站起來,衝到後院方向,對著天井呆站著,呼吸漸漸加重。

紅玉吸了吸鼻子,輕輕走過去,道:“燈哥……你很高興吧?”南燈緩緩回過頭來,握住她的手,夫妻倆對視著,眼中都湧出了淚水。

春瑛裝作什麼都沒看見地低頭盯著桌上的錢瞧。這銀子成色似乎不太統一呀,而且大小形狀也太參差了,有的銅錢居然還生著鏽,生鏽的錢上寫的都是“永嘉通寶”,但她記得現在通行的應該是“順安通寶”才對……

過了至少一盞茶的功夫,南燈與紅玉才雙雙迴轉,後者微微紅著臉,對春瑛笑道:“妹子別見怪,你燈大哥是太高興了。我們……”她頓了頓,“擺了這麼久攤子,也沒賺過這麼多錢……說起來妹子別笑話,從前在府裡時,這幾兩銀子,我們何嘗放在眼裡?等出來了,才知道生計艱難。可如今總算有了盼頭,這都是多虧了胡少爺的恩惠,也多虧妹子替我們牽線,又出了許多好主意。”

春瑛傻笑兩聲,有些扭捏地道:“這其實也沒什麼……你們賺的錢多,都是你們努力勤快的結果,我就是……隨便……出了點主意。”其實她心裡不是這麼想的。紅燈記生意會那麼好,春瑛始終覺得,自己當記一大功,若不是廚藝有大幅度提高,又時不時帶點試做失敗的肉菜回家的話,也許老孃已經在埋怨她老是往外頭跑了。不過南燈與紅玉日日起早摸黑,這份辛勞也不能抹殺,所以她就謙虛一下好了。

“你這丫頭!我知道你心裡高興得很。”紅玉含笑掐了她的小臉一把,回頭對南燈道,“明兒給墨涵小哥送個信吧?也得讓胡少爺來一趟,咱們好分紅利給他。”

南燈點點頭:“正該如此。我方才就在想,既然賺了這麼多銀子,索性還上五兩,這樣只要再過五個月,就能還清了。紅利另外扣,咱們還能剩一些。不把錢還清,我心裡總覺得不自在。”

紅玉有些遲疑:“若還了五兩,剩下的銀子怎麼夠使?不是說還要繼續試新菜麼?”

“我們前前後後也賣了二十來種吃食,這還不夠麼?憑咱們夫妻二人,哪裡做得來?別貪多嚼不爛。”

春瑛皺皺眉,勸道:“南燈大哥,這倒未必。這二十來種吃食裡,有一半是各色粽子,如今端午都過了,誰還吃粽子呀?而且你沒瞧見麼?到店裡來吃飯的客人,都愛吃啥?”

她平時留意過了,粽子賣得好,是五月初那幾天的事,後來漸漸就少人買了,頂多有人在廟會時買來做乾糧。店裡賣的面、餛飩、餃子等麵食,數量其實和街上其他店裡賣的差不多,只有綠豆湯、飯和菜有比較多的人買。但消暑甜湯只有綠豆湯一種,很容易膩,菜色也只有那五六種,一天一個輪下來,遲早會厭煩的。如果他們只做廟會客人的生意就算了,偏偏回頭客裡,有許多是附近的居民,他們要保持吸引力,必須時不時推出新品才行。

她將這些話細細說了,又道:“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不能再賣粽子了,紅玉姐姐不是想了幾個方便存放的菜麼?一菜一肉,或是兩菜一肉,配著賣給客人,又便宜又實惠。還有,綠豆湯太單調了,我正準備多添幾種甜湯呢,昨兒已經在家裡試做了芝麻糊,拿泡過的米和炒香的芝麻加水磨成漿汁,再兌了水煮開,好吃又容易做,回頭我把方子告訴你們。明兒燈大哥買點杏仁回來,我再試做杏仁露,可好?”

她從前在舅舅家的小飯店打工時,策劃過好幾個專案,包括“夏日清涼甜蜜系列”、“秋天清補湯品”、“冬季滋補養生燉品”、“平價火鍋系列”以及“紅色歲月懷舊菜系”,保證一季一翻新,月月有驚喜,幫舅舅賺不少錢呢。當時她為了收集食譜,在網上看過不少資料,現在還記得一些,正好用上。

紅玉聽了她的建議,也頗有興趣:“我聽說杏仁露可以養顏,不知大老爺們愛不愛吃?”

春瑛歪歪頭:“不愛吃的話……那我想想別的吧……”

“說起飯菜,天氣熱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愛吃飯呢,你上回說的涼麵是好主意,可惜咱們擀的面不好,不如想幾樣乾糧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