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情此時正借偏廳招待一位客人,兵部尚書,段長峰父親。

平時他也幾乎不見客的,這一次對方過來拜訪,只能見一見了。

“徐大人。”段長峰望了望他。“以前和殿下是在哪裡學武?”

“師門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徐情知道對方所問,說道。“殿下是小時候就被教了武道的,還在魏國的時候,從師。”

然而連一直生活的忠伯恐怕都沒有聽說過有個師門,還有師弟。

但也不會多說什麼不該說的話。

畢竟連太子和太子妃都沒有多說什麼。

“太子是閉關了,但是楊皓也代表不了他,聽聞太子府以後是以你為主。”段尚書問道。

如果是以太子師弟的身份,現在又入住宮廷,成為殿前都指揮使,當之無愧算是太子一派二號人物。

而楊皓他們的身份更像是幕僚,他不能夠棄商入官相助。

“初來乍到,也不懂規矩。”徐情聽得出他話裡有話,知道對方是想好意提醒,忙順著對方的話問道。“段大人既然是前輩,還請多多指教,在這陽城的事情你最熟悉,能不能為我指點一二?”

段尚書輕輕抿了一口茶,臉上自然帶出一種威嚴氣度,不過他對太子一派是很有好感。“武衛軍現在四位將尉,徐大人你恐怕也知道吧,他們都跟四皇子走得很近,從以前就開始了,我想這也是陛下調任指揮使的原因,有些人很厲害,前幾任都會敗他們手裡,這個位置武家人自然不成,陛下也沒找到合適的人的時候,你就出現了。對了,聽說你怎麼一直沒去府衙。”

“還不是時候,現在去了也做不了什麼,我也不像武家的。”徐情說道。

“好吧,你有分寸就好。”段尚書說道。“徐情,那麼多人對你寄予厚望啊,你就別讓人失望,以後沒外人的時候,就不必客氣了。”

“那四皇子一直拉攏過你,在太子還沒回來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徐情問他道。“當初段公子也是顧及過你的感受了。”

“他是他我是我,不要想太多,雖說別人總會注意到我們是父子,這一層是脫不掉。”段尚書說道。“他長大了,以後走自己的路就是。而我老了,就想做我的選擇。以後就是你們的時代了。”

“我知道了,那是陛下一直對你寄予厚望。”徐情說道。“多年前四皇子從政,已經那麼久了,能夠拉攏的他都拉攏了,朝中上下很多是支援他的,雖然後來太子回來了,楊皓長袖善舞,也一直沒有改變什麼,太子本來也不在意這些,看來他也有決斷。”

“甚至我雖然是殿前指揮使了,將尉以下恐怕多是支援四皇子的,所以我還不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去。而朝中還有像尚書大人一般,僅忠於陛下的一脈,這麼多天了就算陛下也閉關,我朝廷依然能夠向前走。”徐情聽後默默地點頭,突然冷笑。“可還是有人,想要留到下一個時代,想留在高位,他們便去了四皇子陣營。”

“徐情啊,我現在明白為什麼太子閉關之後你能夠主導了。”段尚書欣慰。“我就等著看你的表現了。”

“如果是太子找你,你會怎麼做?”徐情問道。“大人你也是一國柱石。”

“我會好好輔助他的,讓他能夠繼承大統,去完成那麼多人希冀的偉業。”段尚書說道。

“為什麼?如果是王川殿下你願意?”徐情吃驚。

“我也在等啊,如果他真會來找我的話,就是說他願意擔負起這份大任,這樣的人就值得輔助了。如果是王川殿下,他會做的很好的。”段尚書最後說道。

徐情默默嘆了口氣。

如果是自己的話,就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