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日來說,蘇聯,其實都是一個大敵。

而蘇聯的前身,俄國,更是和清朝都打過好幾次。可惜,被康熙帝打了回去。

中國人一直有個習慣,都是先禮後兵,對於俄國也是如此。然後,中國人打贏了。贏了,簽下了《尼布楚條約》,但卻生生的被俄國人騙走了大片的土地。

清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周衛國最不喜歡的一個朝代了,是,有很多人說康熙帝多麼多麼的雄才大略,雍正帝的各種後宮劇又在網路爆紅,乾隆帝的兒女……

但,周衛國沒有看到清朝往外擴張的能力。

歷史上,中國打到俄羅斯的戰爭,強漢、盛唐、剛明各有一次。

強漢,便是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到了貝加爾湖。

盛唐,唐太宗時期的東突厥之戰,直接在貝加爾湖邊上抓到了逃跑的頡利可汗。

剛明,是中國歷史上,得位最正的皇朝,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句話,也正是朱元璋喊出的,在他眼裡,根本就沒有對蒙古騎兵的恐懼。北元最後一個皇帝,也是在貝加爾湖畔敗北。

一個王朝真正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國泰民安,更在於,守衛邊境,讓四夷臣服。

可到了清朝的時候,閉關鎖國,直接落後了不說,更是讓侵略者直接用大炮轟開了國門,吸食百姓的血髓,直到現在。

一個統一的國家很重要。但一個合適的領導人,更加重要。周衛國並不覺得,國軍比八路要合適。

在後世,當某些灣灣專家們還在吹自己經濟發展好的時候,中國大陸,早就開始了騰飛,以至於各種茶葉蛋的段子都屢見不鮮。中國數十年的經濟發展,確實是真的要感謝中國領導人們的正確領導和政策。

同時,周衛國對於蘇聯也是半分好感都沒有。

你說他們支援你抗日吧,是支援了,可依舊與日本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在整個國家利益面前,周衛國倒是也沒有辦法怪他們。

但他也不會允許,蘇聯再有其他什麼動作。

而日本呢,諾門坎事件依舊讓他們記憶尤深,戰事,以關東軍戰敗為結局。而這件事,也使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進而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這也說明了,蘇聯這個戰鬥民族的戰鬥力,真不是吹的。

加上蘇聯的工業底子,周衛國覺得,蘇聯,確實是個大敵。

“蘇聯人的戰鬥力,其實很強。”竹下俊開口,“畢竟,關東軍與他們交手,都是失敗了。雖然,蘇聯也只是慘勝。”

周衛國點點頭,“這我知道,你看啊,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廝殺,戰爭,生命,鮮血,我們必須要足夠強大,才能阻止這一切。”

竹下俊點點頭,私心上來說,他也更喜歡和平,而非戰爭。

“竹下,你可以把我要對東北動手的訊息,傳回去給你們高層,以消除他們對你的懷疑。”周衛國開口,“畢竟,你可是承載了我巨大的期望的。”

竹下俊笑笑,點頭,“好。”

目送著竹下俊離去,已經是三天之後的事情了,竹下俊在獨立師待了7天,周衛國也幾乎是天天好吃好喝的供著,兩人交談的問題,也是相對有一些深度,都是關於中日之間的問題以及世界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