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看了電報,又看了那一份報紙,笑了笑,這一回,老蔣就是想不收復失地,都不允許,畢竟,是民意。而這民意,正是他一手策劃。

早在前些日子,他就給延安方面去了電報,表示願意配合他們拿下九江,這與當時正打算收復一些失地的延安方面不謀而合,於是,就有了南昌部分的戰士配合新四軍們拿下了九江。

九江市內只有鬼子的一個聯隊,之前圍攻南昌和永修的日軍,大部分退到了武漢,還有一小部分,退到了撫州、潘陽地區。至於九江,鬼子一向很自信,因為九江靠水,他們的戰艦是能夠打到九江的。這也導致了九江市內沒有太多士兵,而南昌等地的失去,也讓九江成為了一個雞肋的存在。若是南昌還在,九江就能成為南昌的一個重要的兵力與物資中轉站。

“這篇文章寫的,火藥味兒也太濃了吧。”劉遠看了看,道,“委員長不應戰都不行了吧。”

周衛國挑挑眉,點頭,喝了一口茶,隨後道,“應戰了,不是正好嗎?大家一起努力,把鬼子趕出去,為百姓們和將士們復仇。大家力氣都往一處使,國家才會強大,民族才會強盛。”

“這麼想自然是好的。”劉遠搖頭,“只怕……”

“放心吧,哥。”周衛國笑了笑,“不是還有咱們嗎?”

劉遠只是搖搖頭,也沒有再說話。

……

日本,京都。

昭和天皇臉黑的能滴下墨來,之前高密、膠州失守也就算了,畢竟是獨立師出手,可如今,九江失守,出手的卻是他們最不屑一顧的新四軍。

“你們說,我們之前的方針,錯誤了嗎?”昭和天皇坐在主位上,問著底下的眾人,那些,都是他的大臣。

“沒有。”竹下俊站了出來,道,“陛下,帝國在中國獲得的利益,需要付出的太多了。陛下的方針策略,完全沒有錯誤。”

見竹下俊站了出來,昭和天皇臉色好看了一些,畢竟,竹下俊是他的表弟,而且,竹下俊是贊同他的方針的,“仔細說說。”

“是!”竹下俊點頭,“帝國如今,其實已經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這些利益,其實足夠帝國的一些發展了。中國太大了,換一句話說,假設帝國7000萬人都搬到了中國,那也是地廣人稀。”

眾人點點頭。

“所以,要全部拿下中國,其實並不是太科學。前期的時候,帝國在中國獲取利益,並沒有太大的阻礙,這讓帝國的勇士們,包括將領在內,都有了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很多時候,帝國的將領們在面對中國軍人的時候,是不屑一顧。”

竹下俊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思考。

“但是,事實上,中國軍人的實力在不斷進步。即便,他以前十分的弱小。”

說到這裡,竹下俊頓了一頓,“而如今,帝國要在中國獲取與以前同樣利益的時候,要付出的代價,卻多的多。這樣的落差,讓帝國的勇士都感受到了懷疑。”

“但是,戰爭,本來就有勝與敗。”

“以前,帝國在中國戰場太過順利,但其實,現在這樣,才是正常的狀態。”

“戰爭,打的是一個國家的國力,帝國的軍事比中國先進許多,可帝國的人口,面積,卻是比不過中國。在戰爭潛力上,反倒是帝國佔了弱勢。”

“沒錯。”昭和天皇開口肯定。(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