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三折(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
“你好,請問,怎麼不見周衛國君?”一名日軍大佐道。
“我們師座有點忙,沒有空。”龍治回答道。
“這?還麻煩你通報一聲,就說,村上歸吾,求見。”
“都說了我們師座沒空了,你們還要不要交易了?不交易我可走了。”龍治一揮手,端著鬼子腦袋的戰士們就準備往回走。
“等一等!”村上歸吾趕緊道,這真不是個好差事兒,可,他已經與周衛國打過2此交道了,指揮部就派了他來。要知道,周衛國,可是隻認錢不認人的。
“十分抱歉。”村上歸吾見龍治停下腳步,道,“我們會贖回我們將軍們的腦袋的,這裡是1000萬銀元,請檢驗一下。”
龍治哼了一聲,隨即,揮了揮手,就有五六名士兵,開啟箱子,開始檢驗了起來。見到這白花花的銀元,戰士們都有些晃眼,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
不一會兒,就有士兵道,“團座,數量沒錯。”
“嗯。”龍治點點頭,又揮揮手,身後捧著鬼子腦袋計程車兵,也就鬼子的腦袋,放在地上,讓日本人接了過去。
“多謝。”村上歸吾鬆口氣,任務總算是完成,只是,還有個任務呢,又道,“這位長官,真的不好意思,還是想煩請您幫忙說一聲,就說,老故人村上歸吾,求見周將軍。”
龍治皺眉,道,“等著。”
……
“師座,外面那個鬼子,叫村上歸吾,說是你的故人。”龍治對周衛國道,然後又讓人將銀元放在房間裡。
周衛國抬起頭,道,“是故人,可和這鬼子也沒有啥好說的,讓他走吧。”
“好嘞。”
隨後,眾人退了出去,而周衛國,將銀元往倉庫一收,繼續提筆寫東西。
下午5點左右,一封電報,自周衛國這裡發出。
“告全中華人民書,關於此次日本天皇的書信,衛國會在這裡將日本人的意圖闡述清楚。自有唐以來,日本,當時稱倭國,不斷派出遣唐使,向當時強盛的唐朝,學習文化與技術。當然,對於弱國來說,這是一件十分正確的事情。可到了明朝中葉至後期,倭國人,就被稱為倭寇。頻頻從海上登陸我中華沿岸,搶掠百姓,遂有了戚繼光將軍驅逐倭寇的英勇事蹟。至清朝,甲午海戰,清朝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遼東半島,雖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再至民國20年,918事變,日本佔領我東三省,而後成立偽滿洲國,復辟帝制,欲將我中國納入統治。至26年,日本人發動七七事變,以士兵失蹤為藉口,主動挑起戰爭,至今,一年有餘。可我中華民國,雖地大物博,卻在科技上落後於歐洲列強甚至日本,致使國土淪喪,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此,皆我等軍人之過也。昨日,日本天皇之承諾,根本就只是誇誇其談,欲使我中華,再一次陷入軍閥混戰時期,好讓他們趁虛而入罷了。若委員長同意,則衛國為大總統,以衛國之年齡,必難服眾。若委員長不同意,則,百姓對委員長,多有怨言。可是,哪怕最後,衛國為總統,日本人撤兵了。那,還有沒有人,記得至抗戰開始以來,犧牲的一百多萬士兵,那就是一百多萬個家庭,失去了親人。何人理解過他們的感受?還有,誰去為被鬼子屠殺、欺壓的百姓報仇?血債,只有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方可。我周衛國,並不是不顧大局,委員長,亦不是不顧大局。而是,日本亡我中華之心不死,此前書信,不過是計策,欲,除掉我,或者,令民國再一次陷入混亂,使得他們有機可圖罷了。萬望全國四萬萬同胞,堅持抗戰的信念,與日本人,鬥爭到底!獨立師,周衛國,敬上。”(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