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八章 慘淡收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拜入幫會,是為了功法,資源,也是為了仗勢,或者說安危。安危不保,完全可以退出,加入另外的幫會,只要不加入敵對勢力,不出賣原幫會利益,算不上叛徒,別人最多說一句人各有志而已。所以幫會的向心力遠遠比不得家族。
家族子弟,血緣所繫,退無可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兩者單個弟子的戰鬥力不好對比,但集體以命相拼,戰鬥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眼看千機閣萬靈會和天聖教的弟子要被屠戮殆盡,這時修士戰圈又有了變故。
天上又墜落一人,比先頭的易賡稍好一點,不是直線砸下,象斷線的風箏,搖搖晃晃,可無論如何努力,也穩不住身形,一頭栽倒在地。這人同樣是天聖教修士,蔣焱,畢普隱藏的秘密武器。蔣焱倒在地上竟爬不起來,可見其傷之重。
景明成耀雖為修士,但卻無力參與空中中階修士之戰。功力比他們高的易賡蔣焱都或死或傷,他們上去更是送菜。早就在懇求各教長老看在同為仙盟同仁的份上出手幫忙。
但因為畢普囂張地擊殺雲灃,使得事請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雲家針對的不是仙盟,各教沒有為天聖教拼命的理由。
不過事情向更嚴峻的方向演化,也是其餘七大所不願見的。雖然希望天聖教的威望受損,實力削弱,但有一個限度。如果同為九大之一,被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滅了,不說九大的臉面,唇亡齒寒算不算,感同身受的危機感是少不了的。不管偏向哪邊,事情必須可控。
道教沈葆對其他六家的修士說:“各位,我們旁觀得好像有些久了,是不是該勸勸架?”
沈葆出身同為世家的沈家,自然會偏向世家一些。但是跟雲澄和逝去的雲灝一樣,都有自己的理念,未必願意金權取代神權。更為重要的是,各教都沒有做好天下大亂的足夠準備。打擊天聖教和儒教的威望他們樂見,但作為既得利益者誰都不希望原有秩序徹底崩潰。
同樣的道理,佛家儲嚴、墨教滿慶、巫教車誼等,自是無不應承,附和道:“理該如是。”
詭谷教雲澄沒表示意見。他倒是希望狠狠打擊一下天聖教以減輕詭谷教的威脅,可此時卻不敢逆大勢而行。
霓雲宮葉嵐雖不喜天聖教、儒教平時的霸道,但對制止戰爭同樣不反對。
七教長老齊齊升空,圍住修士戰團。
沈葆運功說道,“諸位且請罷手,如若不然,我等可就要干涉了。飄渺二仙,雲風無恙,且請息怒為好。雲長老,令孫身隕,實屬意外。再怎麼樣,也活不過來。後續之事,下來再商討如何?畢大主教和梁博士也罷手吧,否則貴教子弟可就十不存一了。”
劉、柳無所謂,只要雲風無礙。
梁鴻巴不得如此,劉、柳功力太高,動過手才知傳言不虛。其實在戰鬥中,儒家三人一直是出工不出力。
畢普則是無奈,再這樣下去,要麼不要臉地逃命,要麼隕落。他倒是希望七人出手幫自己,卻也知道不現實。雖同為九大,但誰也不欠誰,憑什麼為他搏命。
最可惡的是陰險的儒家幾人,讓畢普知道再一次被算計了。若是六人齊心協力,即使不能擊殺對方,但絕對處於不敗之地。就因為梁鴻等人的假打,使得易賡慘死蔣焱重傷。
最不想停手的是雲澈,他想一舉奠定雲家不可欺的地位,哪怕對方是九教之一。可也只能是之一,九教共同發聲的話,他是沒膽子對抗。不過目的差不多達到了,過猶不及,不可能一蹴而就。
幾人收手分散開來,沈葆七人迅速插入其間。
除劉、柳的變化不是很大,餘者皆是狼狽之極。梁鴻三人是真狼狽還是假狼狽,只有戰圈中人才清楚。
沈葆運功大喝:“所有的人都給我住手,違者定斬不饒。”聲音如滾滾驚雷,震徹原野。對下面這些人,他可就沒什麼客氣的了。
修士在武者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聞者莫敢相抗。即使兵刃揮到一半,也立時生生止住。抬頭見天上戰鬥已息,當即各自收兵,往己方人馬多處匯聚。
千機閣、萬靈會加上偽裝成天聖教弟子的昝家軍隊的殘兵敗將,餘者不到一千。當然,附庸逃亡的不算。梁鴻和畢普沒有發話,翁鷂、伊雄不敢吱聲,黯然召集本門人馬。
雲家隊伍則向中間匯聚,慢慢在天龍幫四周整隊,對外表露的意思擺明就是力護雲風。有些事做得說不得,有些事說得做不得。雲家的用意非常清楚,可人家的沒說,你就不能挑人家的刺,尤其是他有合理的介入點。
畢普也不敢提將雲風如何了,劉、柳的功夫太嚇人了,戰鬥中其實有所留手。易賡之死,蔣焱重傷,確實都是被他們先打傷的,但最終乘機下殺手的是雲澈。如果把劉、柳逼急了,哪怕有易賡七人勸架,己方修士也承受不住對方無所顧忌的攻擊。
這兩人唯一的顧慮就是雲風,畢普都有點後怕若是真的將雲風殺了,天聖教損失的很可能不會只是聲威和今日折損的人手。
作為九大之一的中階修士,逞威日久,下山前滿以為天下英雄不過如是,今日才知坐井觀天、自以為是了。幸好雲風未死,否則發了瘋的二魔在加上野人谷,天聖教將幾無寧日。
驚天動地的大戰終於止息,可誰是勝者?看起來一個都沒有,全都是慘淡收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