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分歧(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飛燕跺腳,“你到底在說些什麼?”
高遠風愕然抬頭,看到周飛燕懵逼的臉,這才想起周飛燕對很多事情都不知情,再次伸手一拉周飛燕重新進屋,同時吩咐羅玉雪,“趕快去給郡主他們準備膳食和洗浴用品。她們一會還要趕路。”
樂樂也想進屋,卻差點被高遠風反腳踢過來的大門砸扁鼻子。
高遠風將自己對陳國的懷疑和對皇甫纓說過的話,對周飛燕講述了一遍,又詳述了自己在永安的經歷,“陳國已叛璃鳳而順丹霞。奶奶她們還在僥倖地認為就算陳國歸順了丹霞,也未必敢對大周動兵。我這次的經歷,證明了我的判斷是準確的。若陳國真的聯合周軍分吞天楓,那麼他們對我完全沒必要見面就喊打喊殺。
懂了沒有?南征大軍多半已經掉進了陳國和天楓聯合設計的陷阱。丹霞幫僅在永安就安置了那麼多超人,怎麼可能在軍中不安排?我估計唐慈忠和周璋王叔,要麼已經罹難,要麼被俘。
周國兩路大軍被滅,齊地虛弱,你說陳軍和天楓軍會怎麼做,必然是驅趕一些潰兵衝擊鷹愁山防線,甚或派人假扮潰兵,直接攻入我國。”
聽到高遠風一說,周飛燕更慌了神,“那怎麼辦?怎麼辦啊?”
“冷靜!”高遠風音量提高,蘊含部分靈力,“我剛在門外不是跟你說了嗎?還有就是趕緊飛鷹傳信給常山。”
“飛鷹傳信常山?”周飛燕遲疑了一下,“萬一不是你說的這樣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
高遠風,“不是更好,只不過緊張一陣子罷了。要是呢?”
周飛燕生長的環境跟高遠風不一樣,她想的是萬一不是,自己可就要擔責了。這是上層官員的通病。可再一想,高遠風說的更接近事實,一旦提前預備的話,功勞更大。
遲疑也就一小會,決定按高遠風說的賭了。喊來樂樂,立即當場給常山寫信。將高遠風的分析和而今的現狀細細寫清楚,然後說明自己未奉令而動兵的理由。再給皇甫繼寫信,命令他立即揮軍東進,進入高遠風指定的那個位置。第三封信寫給溫超,讓他西移,幫助魯泰一起駐守雁湖。第四封信才是給魯泰的。
她還想給牛棣寫信,讓他揮軍南下,協助洛都城防。
高遠風趕緊阻攔,“別,牛棣另有要務,包括你屬下親衛營和陷陣營之外的人馬。”然後又將自己和郭禮斌的判斷分析一遍,“我準備以牙還牙,在這裡也給陳軍挖一個陷阱。”
周飛燕再次猶豫了,如果真如高遠風的判斷,那麼雁湖將是主戰場,單憑魯泰那個新組建的旅,溫超旅和自己的兩個營,怎麼都無法抗衡陳國和天楓的聯軍。
高遠風道:“你們只要駐關和駐城死守就行,陳軍不耐久戰。等我這邊擊潰陳軍之後,將揮軍攻入陳國,以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
一旦進入軍情分析,周飛燕總算迴歸了冷靜。高遠風的這個安排她不敢賭,萬一高遠風挖坑不成,失敗了呢?想了一下,將給溫超的信撕了,重寫一份,就是讓溫超原地駐守,始終關注平昌郡兩端,哪邊危及則馳援哪邊。
她自己的直屬旅,也不同意給高遠風。只同意讓牛棣部來渤海,協助高遠風。
兩人考慮的角度不一樣。在周飛燕心裡,渤海丟了並不可惜,重點在雁湖,在洛都。南邊怎麼都不能有失。並叮囑高遠風,一旦渤海不可守,可以西移,跟溫超一起,退往洛都。只要死守住洛都,就能等來周國援軍,挽回頹勢。
無論高遠風怎麼說,周飛燕也堅持己見。從大局上考慮,周飛燕這種做法,顯然更合理。
渤海可謂高遠風的故鄉,也是自己的根基,他自然不想丟。他認為自己的作戰計劃,成功的機率極大。但周飛燕卻不願冒這個險,而且她維護的是周國的整體利益。兩人在這事上堅持不下,接近面紅耳赤。
樂樂看不下去,“高將軍,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高遠風啞了,無言以對。周飛燕是上司,他必須服從。
這時,剛好羅玉雪進來稟報,膳食和洗浴用水用品以及換洗的衣服都準備好了。軍情緊急,周飛燕也沒時間說服高遠風,跟著羅玉雪匆匆離去。兩人心裡第一次產生了疙瘩。
高遠風雖然對周飛燕有點失望,但還是將自己的馬車借給了周飛燕。那馬車極是精巧,高速疾馳時,震動也不大。周飛燕需長途奔行,坐車比騎馬好,何況才從洛都趕來,再一路騎馬回去然後又趕往雁湖,再強健的身體也受不住。
周飛燕坐著馬車匆匆離去,高遠風在城頭悵惘良久,心裡像是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似的,又說不清道不明。
回頭整理心緒,應該不是因為周飛燕不同意自己的作戰計劃。客觀地站在周飛燕的位置上,她的安排顯然更合理。自己已經準備說服自己,調整在海陽的預備,以防守為主,全力協助周飛燕那邊的戰略。
那到底是什麼讓自己不安呢?周飛燕可能有危險?應該不會,自己會請求郭禮斌派人重點保護。
怎麼想都想不明白,高遠風哪裡知道,他功力越高,跟祥媽一樣那種天生的預感就越強。對未來的事,有一定的感應。可惜他此時一無所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