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鎮北軍,斬殺郭禮斌。”

張德福擔心地說:“鎮北軍可一直都是郭禮斌的嫡系,您去那裡不安全吧。何不讓我派人潛入進去暗殺呢?”

高遠風道:“放心好了。鎮北軍未必聽他的。就算聽他的也留不住我。王麟數萬精銳加整個皇朝的超人,都被我殺散,何懼一個鎮北軍。為保險起見,十八叔,你傳書魚龍幫,請江志海率幫中高手立即趕去鎮北軍,以防萬一。”

“江志海可信?”張德福還是不太放心。

高遠風哈哈大笑,“張叔,張志海的忠心,你不需懷疑。我不能保證手下每個人都忠於我,但超人應該是可以保證的。”是如何保證的,沒必要細說。如果說是透過神識共振來實現,萬一傳到法教弟子甚至後楚耳中,問題就大了。

張德福看高遠風如此有信心,放下心來,抱拳告辭,獨自往東。看似只有一個人,實際上前後左右隱蔽有不少殺手同行。

高遠風這邊也一樣,張德福在他前後左右,都隱藏有殺手確保高遠風的安全。這是他們到旌山灌靈的時候,葉老要求的。不過這次出了意外,因為那些殺手跟不上高遠風的速度。高遠風這五人,騎的全部是山龍馬,有了目標一心趕路的情況下,誰都追不上。

鎮北軍駐地,在金煌境內,離長灘湖不遠。當初為拓跋長鷹復仇的時候,葉藏劍率軍攻入了金煌,並在金煌境內截殺了武源大帝。後來銀樺出面調和,璃鳳罷戰。但是周邊所佔的地域,並未歸還給金煌、武源和白山。

此時,鎮北軍中軍大帳中,正爆發激烈的爭吵。一方當然是以郭禮斌為首,另一方為首的是鎮北軍統領廖平。

郭禮斌逃出璃京直趨鎮北軍。沒去南邊和西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私藏的私家實力在鎮北軍附近。統領四鎮多年,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調不動四鎮。鎮東軍統領死於拓跋嘯伏殺拓跋長鷹一役,其後被拓跋長空換了人,就不說了。其他三鎮,郭禮斌滿以為只要他的傳書一到,必將唯他馬首是瞻。然而讓郭禮斌詫異的是,他一手培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出來的親信,鎮北軍統領廖平,竟然不交權,說是不合法度。

在拓跋長鷹削藩之前,廖平確實會也應該聽從郭禮斌的號令,因為那時郭禮斌是他的直屬上司。但在那之後,拓跋長鷹幾次調換了各軍的上司。在朝中,大家都把拓跋長鷹的調換當成了臨時性的措施。但是在軍中,得依旨行事。拓跋長鷹死後,並未有任何一道聖旨說葉藏劍不再統帥鎮北軍。所以,廖平義正嚴辭地拒絕了郭禮斌要求鎮北軍聽他號令的命令。

葉藏劍已死,鎮北軍的上司沒有了。廖平堅持必須接到拓跋嵩的聖旨才能算數。

拓跋長空的聖旨倒是來了,當然是要求廖平拿下郭禮斌然後擁護他。拓跋嘯、拓跋長空同樣飛鷹傳來所謂的聖旨,升官晉爵。然後就是郭禮斌到了。

郭禮斌拿廖平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發現廖平赫然也是控靈期了,在功力上已經不弱於他。更讓郭禮斌不安的是,軍中不但原有的超人紛紛晉級,還新增了不少超人,且這些人都不願聽他號令。唯一欣慰的是,這些人也不依從那三份偽聖旨的要求。

郭禮斌自然不願就此罷休,四鎮軍是他的根本。沒有四鎮軍,他不過是一條喪家之犬而已。老奸巨猾的郭禮斌先穩住廖平,然後去了自己的私巢。一方面,他在等鎮南軍和鎮西軍的訊息,另一方面,他準備調集高手,然後再次到鎮北軍,實在說服不了廖平的話,他就計劃強行奪權了。

讓郭禮斌失望的是,鎮南軍是高遠風的嫡系,統領呂奉根本不理睬他。鎮西軍倒是承認他是上司,但不願意聽從他調轉槍尖回攻國內的命令,回書道鎮西軍是璃鳳之軍,不是誰的私軍,所以不會聽令參與內戰,除非是拓跋嵩下旨。

於是郭禮斌只有一條路走了,那就是擊殺鎮北軍統領廖平以及一些不願服從他的高階將領,強奪鎮北軍的控制權。他相信只要擺平了廖平等少數幾人,依仗自己在四鎮軍多年的威望,絕對可以牢牢把持住鎮北軍。經高遠風調理之後的鎮北軍,戰力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語。有了鎮北軍,一切都有可能。

拓跋長空雖然宣佈郭禮斌是叛賊,但拓跋嵩沒說,所以廖平並未禁止郭禮斌進入鎮北軍駐地。這次,郭禮斌帶了十幾個人,都是他私藏的超人。

雙方高階武力值相當,所以郭禮斌不敢輕易冒險,還是希望能夠說服廖平等人。他所謂的說服,是打著忠誠於拓跋嵩的名義。

郭禮斌怒喝:“帝少而流亡在外,鉅奸竊位於內,國將不國。你口口聲聲說鎮北軍是璃鳳之軍,那更應該立即起兵回攻京城,鋤奸除惡,以迎回大帝,維護璃鳳正統權威。坐視奸賊亂國而不顧,你廖平跟拓跋長空何異?還是說貪戀偽帝拓跋長空的封賞,跟他一起叛國不成?”

廖平不動如山,“拓跋長空竊國,罪大極惡,當誅。但是怎麼誅殺,卻不能由你我說了算,只能由大帝來定論。大帝命我攻伐拓跋長空,我廖某義無反顧。大帝未有詔令而擅動刀兵,那是殺頭的大罪。現在大帝傳詔禪位於璃王,我就只遵璃王,哦,新皇之命。”

今日一早,拓跋嵩的聖旨終於到了,不是飛鷹傳送的,而是遣了欽差親自送來的。聖旨只有一個意思,禪位高遠風。

聖旨的真假沒問題,因為是拓跋嵩身邊的太監作為欽差。

郭禮斌一進軍營,廖平就給他看了聖旨。如此離奇的聖旨,郭禮斌堅決不相信,哪怕是太監作保也不認賬,堅持認為是溫澤脅迫拓跋嵩所致。

郭禮斌嚎啕大哭,哭先帝屍骨未寒,遺孤就處處受欺,先是竊國大盜拓跋長空,陰險狡詐的拓跋嘯,趁火打劫的拓跋長征,現在又冒出一個早就居心叵測的高遠風。可憐他們這些赤忱老臣報國報君無門。····。

郭禮斌跟手下約定有暗號,一旦在他哭訴中喊出廖平二字,手下就趁對方不備時出手偷襲。看到廖平等人對他的哭訴無動於衷,郭禮斌狠狠心,決定喊出廖平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