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長鷹和高遠風所要的結果是,先讓軍方四人都不統帥自己的直系,慢慢變臨時任命為長遠。然後再提出換將,郭禮斌和拓跋長空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應該是隻能同意,他們當然願意自己的親信大將在自己屬下領兵,而不是指揮不暢的別人嫡系掌控著屬下的軍隊。除非他們願意自己被架空。

可拓跋長鷹會如他們所願把他們原來的親信大將都換到他們手下嗎?只能說聲呵呵了。

原來四鎮駐守四疆。四徵的駐地,則在邊境和璃京的中點,以便兼顧邊境外患和國內的動亂。如今,四徵統統外移,至於具體移多少,由各路總督自定。比如徵南軍,那是要出境征戰的。還有一支隊伍需要移動駐地,就是高綱統領的忠勇軍,需要由呂國向西北移到周境,歸屬郭禮斌指揮,防備武源。

高綱對此倒是大喜,統兵進常山是他多年夙願,何況長子一家葬在常山,當時他就決定日後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兵臨常山。周國雖不是他攻下的,但如今能率軍而入,也算是達成了夙願。

一時間,起自璃京的戰爭氣氛,隨著飛鷹,傳向四面八方。璃鳳皇朝的戰爭機器,高效而有序地運作起來。

拓跋長鷹留下葉藏劍議事,其餘各人散朝。葉藏劍雖然當過夏官府大宗馬,但卻沒有統帥大軍的經驗。皇帝留下他叮囑一番,眾人都覺得理所當然。

眾臣散後,拓跋長鷹說的話卻跟統帥大軍無關,“葉愛卿,是遠風舉薦你晉位大將軍的。你去請他吃個飯。但不要招致大司馬和太尉的關注。”

葉藏劍從拓跋長鷹的話裡聽出了很多意思。關鍵詞有‘遠風’、‘舉薦’、‘請吃飯’、‘關注’等。葉藏劍心領神會,大禮叩別拓跋長鷹。

‘遠風’,意味著高遠風和陛下的關係是何等親密;‘舉薦’不用說,那是大恩;‘請吃飯’報恩顯然是不夠的,應該是有話要說;‘關注’一詞的含意就多了,不引起郭禮斌、拓跋長空的關注,說明陛下不願自己跟那兩人走一路。再引申呢?

當晚,葉藏劍請拓跋長空吃飯,理由是請教治軍的經驗。

高遠風則在國公府後花園哄皇甫承。

皇甫承不到十六歲,就遭遇了常人難以承受的人生打擊。若不是有高遠風這麼個憐愛她的哥哥,怕是早已垮掉了。高遠風無論自己在什麼精神狀態,都不忘關心皇甫承。

在璃京,他每天都擠出時間親自陪伴皇甫承。不在璃京時,他給東灣別院的傳書中,最後總要提到皇甫承,叮囑皇甫雄別讓皇甫承感受到孤單,多讓皇甫義和皇甫仁兩家跟皇甫承年紀相仿的孫輩陪伴她吃住玩。還寫信給拓跋蘭馨和夏怡心,讓她們邀約皇甫承喝酒遊玩,打架都沒關係。

自皇甫嫻之死開始,皇甫承就沒去太學。到現在,她還是不想去,正跟高遠風撒嬌,“風哥,我不讀書了好不好?”

一讀書,就會想到父母。想到父母,就會心傷。

“好哇。我今天回來並不是要求你回太學的。”高遠風滿口答應,“我妹妹想幹嘛就幹嘛。跟哥說說,你想幹嘛?”

皇甫承躍躍欲試,“跟風哥上戰場。”她並非是想打仗,是有點離不開高遠風。

“沒問題。”高遠風一點都沒遲頓,“去找你欣姑姑,讓她給你安排個職司。哈哈,有你這大軍師在行營為哥出謀劃策,哥必將無往不勝。”

皇甫承蹦跳得跟小飛差不多,“真的呀!哥你太好了。”

高遠風揉揉她的頭髮,“你是我妹妹,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皇甫承突然傷感起來,抱住高遠風的胳膊,將頭埋在高遠風的臂膀上。

高遠風嘆了口氣,“我們不要總回想過去好不好,看未來,看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方。我帶你去找你哥哥。”

說到去尋找石繼,皇甫承的哀傷立即淡了不少,增加的是期望。

這邊兄妹兩談得高興,那邊大飛跟小飛也親熱無間。

皇甫承沒當過家不知柴米貴,小飛想吃什麼都滿足它,除了不給它吃人。因為她的特殊,皇甫欣皇甫雄也任她花錢如流水。所以雖然才幾個月,小飛已長得很是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