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長鷹對群臣的主張不是很滿意,但倒也沒有一意孤行,而是飛書徵詢葉藏劍、郭禮斌、拓跋長空和高遠風的意見。

軍方這四位大將的看法,跟文臣們略有不同,都認為可以讓東邊的統軍都督拓跋長空稍微前出,越過黑水國境。以震懾金煌大軍和拓跋嘯,免得黑水滅亡過快。黑水堅持得越久,對璃鳳越有利。

有了軍方重臣的支援,拓跋長鷹果斷給拓跋長空下旨,命令他出動大軍。當然,只是以威懾為目的,最好不要介入戰爭。

拓跋長空接旨之後大喜,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大軍一動,發生什麼事誰敢保證。他已位極人臣,本來無所求,可高遠風爬得太快,讓他受到了威脅。

高遠風已然正八命,單憑這次的超人大戰,就有資格晉升九命了。拿下白雲之後,拓跋長鷹絕對會將他一提到頂,直接封授正九命。

高遠風一旦封授正九命,年輕氣盛,能力又強,戰力超卓,功勳蓋世,那時還有自己什麼事。平內患,有郭禮斌吳滎之功,是張戎駿做的最後一擊。吳張二人已死,功勳都落到郭禮斌頭上。也就是說,如今軍方四大都督,新晉的葉藏劍不算,就只有自己還沒有尺寸之功,以後在朝堂上,說話都硬氣不起來。

正式因為有了這個心事,拓跋長空讓拓跋遠征前出威脅拓跋嘯的後路,算是執行拓跋長鷹的聖旨。但命令徵東軍和鎮東軍加快行程,加入到分食黑水皇朝的行列。他認為自己並未違背聖旨,因為徵東軍和鎮東軍前面,並無黑水、金煌或拓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嘯的大軍,不算是介入大戰。

黑水最西邊的郡城河陽郡,鎮東軍兵不血刃地開進郡城。黑水河陽郡守帶著一眾屬官擺酒相迎,他們以為璃鳳大軍是來幫他們抵抗外敵的。

拓跋長空傲然進入郡守府,突然下令,“都給我拿下。”拓跋長空的親衛隊一擁而上,將河陽郡的所有黑水主要官員全部抓住。

河陽郡守大驚,“大司馬大人,這是何故啊?”

拓跋長空冷笑道:“黑水已經無救。你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降我璃鳳,要麼死。”

河陽郡守竟是一個剛烈之臣,破口大罵拓跋長空和拓跋長鷹背信棄義,是卑鄙小人。其命運可想而知,頭顱被懸掛到城門上。

北邊的徵東軍,同樣以此法輕取黑水一郡。

再到下一郡的時候,拓跋長空後悔了,不該因河陽郡守的怒罵而一氣之下將他的人頭掛上了城牆,而是應該隱瞞訊息。收到訊息的黑水各郡,抵抗璃鳳竟是比抵抗拓跋嘯的軍隊和金煌的軍隊還頑強,對璃鳳的恨意也不比拓跋嘯和金煌的恨意更大。認為璃鳳實在是太陰險可恨,明裡裝笑臉,背後插刀子。

南邊有武源超人支援白山皇朝,北邊有金煌皇朝,西邊有本是盟友的璃鳳皇朝,三路大軍一夾擊,黑水迅速崩潰。眼看大勢已去,黑水皇室悄悄登舟出海,逃了。

黑水國內統兵大將也好,諸侯國主也好,在迴天無力之下,紛紛投降。黑水竟是比白雲還先滅亡。

不出意外的是,沒人投降拓跋長空,而是投向金煌和白山。憎恨璃鳳背信棄義只是因素之一,關鍵是璃鳳削藩完成,黑水諸侯若投降璃鳳,兵權不保肯定。拓跋嘯則不要求收權,各家的軍隊還是各家的,只要在皇朝對外征戰時,大家都能派出相應的軍力即可。

於是,拓跋嘯佔領的地域最多,差不多佔整個黑水皇朝的三分之二,比他原來的璃龍城大多了,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皇朝。

黑水佔了剩下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二。拓跋長空只搶到黑水整個面積的九分之一,也就是靠近璃鳳邊境的幾個郡而已。

三家大軍抵近,都適可而止。彼此忌憚,沒有繼續爭奪。拓跋長空擔心其他兩家聯手,沒信心取勝。拓跋嵩要穩定統治,不願開戰。金煌也一樣,沒做好硬撼璃鳳的準備。

拓跋長鷹和高遠風,聞信都一笑置之,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卻不知此舉給璃鳳帶來了一場塌天大禍。

黑水還未滅亡時,秦青鸞和江志海將白雲大帝一家押送到了谷城。白雲皇室供奉的超人,或戰死或逃逸,一個不剩。皇家超人包括白雲大帝,都被廢去了武功。非超人武者,成丹期也被廢去了武功,其他的威脅不大。

老老少少,流民一樣,因長途跋涉而衣衫襤褸,憔悴不堪,看得白天益心酸。

白天益像是猛地醒轉,拜倒在高遠風面前,“高將軍,天益依約而降,求大將軍留我一家的性命。”

白雲大帝嘶聲怒吼,“不要降他。天益,你身為太子,豈能向滅我國家的生死大敵搖尾乞憐。”

高遠風先對白天益道:“白天益,你依約降我,我很高興。但,不能附加條件。再給你一次機會,降還是不降。”

已失去一切的白雲大帝竭力阻止,“天益,你敢降他,就是我白家不肖子孫。”

高遠風只是看著,靜等白天益的選擇。

白天益是聰明人,也詳細打聽過高遠風的行事方式和性格,知道高遠風待手下極為親厚,所以不顧白雲大帝的阻攔,誠心拜倒,抱拳過頭,“臣白天益,依約無條件投降。”

高遠風並未喊白天益起身,轉而對白雲大帝說:“你恨我是吧,應該的。但也不應該,為什麼這麼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