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調是必須的,不然周瞻肯定要將高遠風的大軍拆分或調去攻打他國做炮灰。

皇甫纓的意見,郭禮斌和吳滎商量之後,答應了。目前也只能做到這一步,至於後續,他們再去運作就是。

當夜,皇朝將賜封高遠風為八命呂邑公的訊息,滿堡皆知,然後飛快地向遠方擴散。同時擴散的,還有高遠風公開表示自己依然是渤海郡守和大周鎮東軍統領職務的訊息。

賜封呂邑公,可比周瞻封授的邑侯要顯赫得多,而且合理。呂國和邑國,原本不是周國和璃鳳的地域,算是高遠風打下了的。高遠風為璃鳳開疆拓土,聖上封爵,名正言順。而且,並未傷害周國的利益,呂國邑國跟周國連鄰居都不是,跟周國本就沒關係的。

渤海的官吏心安了,左右逢源,都不得罪,他們的前途無憂,也不為難。

陳地的官員著急了,主子腳踩兩條船,總有一條要翻的呀。他們怎麼辦?聽周飛燕的還是聽高遠風的。

高遠風不得不單獨給了這些人一個承諾,“你們安心當週國的官。若周庭不歧視,那就最好。若是遭遇不公,允許你們離職。我的大門永遠都是敞開的。時下,大家以穩定為第一要務,不要讓我承擔不必要的非議,好不好?”

主子說到這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份上,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一個個吃下定心丸,告辭離去。

郭禮斌吳滎離去,高遠風苦笑。老狐狸,邑國公不就行了?還呂邑公,用心極其惡毒。

既然是呂邑公,高遠風自然要拿下呂國,這就等於繞過周庭直接接受了皇朝的軍令。如此做法,讓外界怎麼想?但皇朝並未直接下令,只用一個封號就給高遠風下了套。

高遠風可以不打呂國嗎?不可能的。丹霞已滅,若不趕快拿下呂國,沒有靠山的呂國,要麼歸順其他皇朝,要麼被相鄰諸侯國所滅。那樣一來,別人的疆界,就劃到丹霞山下了。在葉老祥媽想要丹霞山的情況下,高遠風是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所以明知是套,高遠風也不得不鑽。暗自警惕以後跟郭禮斌那些老狐狸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得一百二十個小心。

飛鷹傳書吳銘甫,四個字,“拿下呂國。”

鎮東軍隨即發動,聲勢浩大地以丹霞山為起點,分為兩路,沿著呂國南北邊境線快速推進。吳銘甫根本就沒把呂國當作對手,而是擔心他人也攙和進來分一杯羹,先攻略國境線,準備以十萬大軍圍住一國。

戰爭怎麼打,高遠風不干預。年節後,帶著親衛隊和爺爺奶奶一起上了船,先去海馬島遊玩幾天。當然也不是純粹的遊玩,而是囑咐關忠,大力興建海馬島的港口和打造更多更大的戰船。跟周國一年就鬧翻了,誰知跟璃鳳又能處多久?所以後手還是得有。

除了海馬島,還有兩處,一個是楊開的鷹愁山,另一個是大風盜曾經的老巢,呂國摘星山。摘星山跟鷹愁山一樣,地形險惡,地勢陡峭。不熟悉山中地形的人,進出極為困難。常規軍隊根本進不去,是個藏兵的好去處。

高遠風喊來關樸,給他副旅將級待遇,並讓童卅三跟他一起,去摘星山擴建大風盜基地。

現在身邊的超人足夠多,高遠風又讓馬廿一繼續去楊開部坐鎮。楊開出任山南郡郡守,他的親家王恆忠享受副旅將待遇,擴建、駐守山寨。

獲得了丹霞幫幾乎百分之九十的財富,高遠風不怕花錢。他始終覺得錢留在手上只是一堆亮晶晶的玩物,花出去才是實力。

安排一翻之後,高遠風又做起了甩手掌櫃,揚帆南下,走海路去邑國。

海路自然要慢得多,不過高遠風也不著急。不走陸路,是為了避免經過陳國。經過陳國,見不見周飛燕都難堪。

高遠風哪裡知道,周飛燕根本不在陳國,至今還呆在河西郡沒動窩。

河西城頭,周飛燕孤零零地坐在城頭喝酒,看著城下拖家帶口往東而去的車隊,黯然神傷。那些車隊,都是張永強等人的家眷。

周王答應了張永強以徵北軍和洛都換家眷的要求,允許他辭去徵北軍統領之職,哦,不對,這個職務已被周瞻撤掉了,是夏官府上大夫之職。將張永強及其部分脫下週軍軍服的將官的家眷送往洛都。同時任命溫超為洛都郡守。

周王還任命周飛燕以徵東軍統領的身份兼任永安郡守。但周飛燕上書請辭所有職司,說是累了,想回常山靜養一段時日。請求改封周致為永安郡守,然後就一直在這裡待命。

樂樂看得心痛,不顧周飛燕的驅趕,上前訥訥地說:“小姐,真的去常山哪?何不去渤海散散心。”

周飛燕暴躁地將酒杯酒壺一起摔下城牆,“憑什麼我去將就他?”

樂樂嚇了一跳,小心地說:“好好,不去將就他。我傳書讓他來將就小姐。”

周飛燕更怒了,“管你什麼事?要你管!”

樂樂趕緊說:“不管,不管,城上太冷,我們下去好不好。王旨快要到了,到了我們就去常山好吧。”

“你拍冷你下去啊。”周飛燕猛地站起,轉過身用背對著樂樂。因為久坐經脈不暢,差點沒站穩。

樂樂箭步上前扶住她。

周飛燕本想甩開樂樂,勁力一發即收,嘆了口氣,“對不起,我不該朝你發火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