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郭禮斌,高遠風不必隱瞞,因為郭禮斌絕對不會出賣璃鳳的利益。高遠風坦承自己對陳國和丹霞幫的懷疑,以及自己就任渤海郡守之事。

郭禮斌一拍巴掌,“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接到周王的密信後,我也有這種感覺。就向陛下請了旨,親自去陳國看看。走到此處,我估計陳國若叛,攻周必選此地。想不到高將軍已經想到了,看來是我多慮了。”

以前的關係如何不去管它,此刻兩人的目標相同,高遠風毫不忌諱地向郭禮斌說明周國上層似乎不太相信陳軍敢於攻周,所以對陳國的防備並不是很重視。

郭禮斌大罵周王、溫澤、凌山河等人無能,不過故意漏掉了皇甫纓,並大力讚揚高遠風的遠見卓識。

高遠風心裡有一萬個問號,搞不懂郭禮斌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就算因為奶奶給了他一件仙物而前嫌盡釋,他堂堂正九命太尉,也沒必要跟自己這麼親熱吧。

誰知郭禮斌的示好還不止如此,“高將軍,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上次刺殺你的那夥刺客,被我一網打盡了。我正想回頭專程去常山告知你呢,想不到在這裡剛好遇上,看來天意都想讓你早點知道大仇得報的喜信。”

這倒確實是個好訊息,殺了高淮一家而後杳無蹤跡的刺客,始終是高遠風心裡的一根刺。刺客被郭禮斌抓獲,也很可信,因為當時就證明跟他的家僕有關。

高遠風大喜,“人在哪裡?”

郭禮斌嘆口氣,“可惜全死了。想不到都是死士,嘴裡安有毒囊。不過來歷查清了,竟是司馬氏的餘孽。我確認已經徹底將其肅清,你不需要再擔心這些見不得光的鼠輩了。”

這個依然可信,爺爺給自己的信裡,就提及過刺客中有司馬家的人,只是想不到全是司馬家的人,當時還以為是司馬恨加入了天鷹宗。

得知僅僅是司馬氏報仇,高遠風算是卸下了一個很大的心理負擔。雖然如今實力有了很大增長,但跟天鷹宗相抗依然不夠看。至於司馬氏,就算還有殘餘,值得擁有了七大超人和葉老的他擔心麼?

這個情得認,高遠風鄭重地向郭禮斌道謝。

有了這個因素,兩人的談話,越來越親近。郭禮斌似是無意間問到,高遠風願不願意去京城任職。

高遠風對周國並無歸屬感,當然無所謂,“我倒沒有意見,就是不知道我爺爺奶奶怎麼想。”

郭禮斌想了想,轉換話題,“我打算親自暗中去陳國都城觀察一下。高將軍既然也懷疑陳國的用心,有沒有興趣陪老夫走一趟?”

高遠風很是心動,“太尉大人能等等嗎?我跟爺爺他們約好了到達海陰的大致時間。若是不見見面的話,怕他們擔心。若是您時間緊,那就先去。我隨後就來。”

郭禮斌欣喜地說:“不急不急。我們一起,正好有個照應。”照應是假,他其實是想找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去見見高成髙綱,目的嘛,當然是說服他們效忠皇朝。

諸侯國坐大,皇朝只有名義上的治權和有限的上貢,若不是還有大片直屬於皇朝的疆域,皇帝早就被架空了。如今仙教禁令一開,不直屬仙教的七階皇朝能否存續,跟諸侯國一樣,只看各自的實力,並無任何特權。所以皇朝自然也得竭力增強效忠自己的實力。

對下尾大不掉的下屬諸侯國,皇朝極為頭疼。強行收權吧,諸侯國多半會反。不收權,諸侯國又未必願意為皇朝出力,還有反咬一口的可能性。璃鳳太尉郭禮斌的主張是,用高官厚祿籠絡各諸侯國的主要戰將,使其心向皇朝。

具體到周國,皇甫纓就是郭禮斌的重點關注物件。偏偏皇甫纓油鹽不進,郭禮斌束手無策。高遠風的出現,讓郭禮斌發現了一個最佳切入點。

既然郭禮斌願意等,高遠風當然不能無禮到讓郭禮斌就在這荒郊野外乾等,於是邀請郭禮斌一起前往近在咫尺的自己家裡坐坐。

高遠風和高成等人約定的見面地點,就在高家堡。

高遠風、郭禮斌一行抵達高家堡,高成、髙綱和此時身在渤海的高系要員,蜂擁而出,隆重迎接。

高遠風暗暗叫苦,疏忽了一件事。雖然現在已經不打算利用周飛燕上位而奪周了,但自己的真實身份若暴露出來,還是會產生極大的變數,至少,周國一定會收回他的軍權。雙方會不會因此而成死敵,很不確定。高遠風對這點倒是不太在意,即使跟周國翻臉,憑自己擁有的幾大超人,守住渤海問題不大。他在意的是,必將大大傷害奶奶皇甫纓的心。

郭禮斌果然感到驚奇,作為爺爺高成和叔爺爺的髙綱,怎麼會稱自己的孫子侄孫為少主?

為免於洩露更多,高遠風趕緊搶過話語權,要給爺爺和郭禮斌作介紹。

誰知剛要說話,耳中卻聽得郭禮斌的神識傳音,“高將軍且慢,別在這種公開場合介紹我的身份。等到我、你跟你爺爺單獨相處的時候再說不遲。”

為什麼呢?高遠風只覺得今天郭禮斌神神叨叨的讓他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