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章 出征(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遠風出乎眾人意料,皺著眉閉口不言。
周飛燕推了他一下,“遠風,此為軍議,必須說出自己的意見。”
高遠風朝皇甫纓和孫沭陽拱拱手,“末將覺得有需要斟酌之處。”
按照方案上寫的,由於鎮東軍和徵東軍南征,旅將不能繼續擔任各郡郡守之職,將由周飛燕接任唐慈忠,擔任洛都郡守。溫超南移一步,接周輝任平昌郡郡守。魯泰任雁湖郡郡守。皇甫繼任河西郡守。高遠風任渤海郡守。牛棣任洛北郡守。
撤去鎮東、徵東二軍將領兼任的地方官職,是為了安陳國之心,讓陳國相信周國對聯軍一事很堅定,並全力投入。
孫沭陽臉色一冷,“哦?高將軍另有高見,說出來我們聽聽。”他以為高遠風反對的是各郡守分配。雁湖郡是齊地除洛都之外的第二大郡。若按鎮西軍內的地位分配的話,理應由高遠風出任雁湖郡守才對。
但孫沭陽在凌山河的支援下,堅持讓魯泰出任雁湖郡守。因為雁湖郡是周軍南征天楓的正後方,補給要道,凌山河擔心高遠風會給徵東軍制造後勤障礙。溫超南移也是為此。溫超持重,且溫家不需要在周粲和周飛燕之間站隊。有溫超和魯泰二人守護南征的糧道,凌山河才真正放心。
高遠風冷靜地說:“鎮西軍的改組轟轟烈烈,陳國那邊不可能不知道。然後鎮西各將。又大規模地率軍往東,陳國會怎麼想?”
因為資訊量,皇甫家、魯泰、牛棣,包括周飛燕,都不知道高遠風為什麼要在意陳國的想法。不過皇甫纓和孫沭陽懂,那天他們都在宣政殿。
看到高遠風不是為了爭權,孫沭陽臉色見好,扭頭看向皇甫纓,意思是對不對高遠風說,能否在這個場合說,由皇甫纓作主。
皇甫纓想了想,含糊地回答:“我們此舉正是為了震懾陳國。”
“哦。”高遠風既沒表示贊成,也沒表示反對。
他懂皇甫纓的意思,就是周國其實是不願意跟陳國翻臉。周國的實力,較之於陳國,並無壓倒性優勢,若陳國和天楓合起來給周國挖坑,周國未必有把握取勝。
同時,周國高層對陳國的真實用意還不完全確定。陳國叛璃鳳而投靠丹霞幫或許是真,但並不一定就有膽量吞併周國。周王、溫澤、皇甫纓和凌山河等人再三斟酌之後,決定一面同意跟陳國的聯合,一面壯大聲勢加以嚇阻,以達到讓陳國做出明智抉擇的目的,鄭重考慮到底是聯合天楓滅周合算,還是聯合周國滅天楓合算。
高遠風對周國這種決斷是不認可的,因為他有自己的(霓雲樓)訊息渠道,得知丹霞幫弟子在天楓也有出沒,所以他清楚,這種嚇阻其實沒什麼效果。但是,他雖然不再利用周飛燕、皇甫纓而復國,但並不意味著他對周國就一定歸心。
從他對士卒的訓話就可以看出,不但是他自己,他也不贊成屬下士兵為權貴的利益去拼命。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可能還不知道為什麼而戰,只知聽從上命,高遠風的旅卻有了明晰的目標,那就是為守護而戰。這個守護的內涵和外延,可都沒有權貴的利益。
所以周國的勝負,高遠風都不是很在意。提醒一下,已經夠意思了。
皇甫纓和高遠風都只說了一半,讓周飛燕等人云山霧罩,莫名其妙。
皇甫纓不肯說得過於明白,是為了保密,以免造成軍內的恐慌感或過激反應,使震懾適得其反。也就是高遠風那日在場,不然高遠風也沒資格與聞。
孫沭陽此時對這種狀況是滿意的,讓他解釋的話,也只能到此為止。可是將來的某個時間,今日皇甫纓和高遠風的對話,卻成了孫沭陽攻擊皇甫纓的罪證。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依計行事。皇甫纓道:“其他各軍都在駐地,夏官府只能透過快馬或飛鷹來傳示軍令。補充到各軍的將官,也由各軍副將帶回了各自軍中。所以這次事關國家興亡的大戰,啟動標誌就是你們鎮西軍踏上征程。明日一早,監國世子殿下將親自在西郊校場,為諸位壯行。”
時已近午,時間很緊了,高遠風和皇甫繼還得趕回南河別院,將隊伍拉到西郊校場。周飛燕的直屬旅和魯泰和牛棣的旅隊,本就在西郊大營,但各種籌備工作依然不少。
五人在夏官府門前直接分手,三人往西郊大營,一人往南河別院。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高遠風竟然不著急,稱自己在常山還有點私事要處理,不跟皇甫繼同行。
牛棣等人倒是不管高遠風想幹什麼,也不擔心他敢違抗軍令耽誤出征,但周飛燕心理就有點小小的疙瘩,什麼私事不能跟我說說?
因為時間緊,高遠風也來不及顧慮周飛燕的感受,揮揮手就走了。
到晚上,聽聞高遠風下午所到之處,樂樂拍案大罵,周飛燕則黯然傷神。
第二天,高遠風和他的旅並未出現在西郊校場,這就不只是周飛燕不高興了,先一步趕到校場的世子周粲也是陰森著一張臉。
好在隨後趕到的皇甫纓,遞給周粲一封密信,周粲的臉色才稍微緩和了一點點。
時間到,軍旗獵獵,戰鼓隆隆。祭天,祭旗,焚香,倒拜,誓言,一整套出征程式之後,周粲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全軍奮勇殺敵,建萬世不易之功業。最後,周粲意氣風發地拔刀向東一指,“出征!”這一刻,他開始體味到身為大王的那種快感。
鎮西軍隆隆開拔。可週飛燕以及一眾將官都激動不起來,始終想著高遠風到底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