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五章 天下亂戰(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歷言抵達雪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見吳銘甫、童卅三等人。
雲風本來曾傳書讓吳銘甫和柯銘潛回燕域,為今日的滅教大戰做準備。但吳銘甫自有主見,讓柯銘返回了燕域,他自己則留在了雪域。這在其他皇朝是不可思議的的抗旨不尊,但在雲風麾下,只要屬下有何理的理由,他是不會有意見的。
吳銘甫留下,是因為他認為雲風在燕域已經有了厚實的基礎,致勝的關鍵只在法教身上。擊垮法教,燕域凡俗世界必然望風而降。因為承風地域的國策,雖然飽受權貴詬病,但數量佔絕對優勢的平民和底層官、商,都是真心擁護的。在以前,民眾或者一無所知,任由官府怎麼說。現在,免費發行的天元日報燕域版,為底層民眾做出了無數的對比和宣傳。
若是不能擊敗法教,吳銘甫覺得自己回去用處也不大。
他留在雪域,是直覺詭谷教更加危險。
青州其實比雪域還窮,這是因為常年征戰所致。詭谷教將青州劃分為四十九國。每一國的國師,都是詭谷教弟子。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都是詭谷教弟子之間的競爭。詭谷教弟子上位,比的不是功力,而是心計和軍略。所以整個青州,其實就是詭谷教弟子的試煉場。
在青州內戰中獲勝的詭谷教弟子,就可以派往天下各大勢力為謀士,比如曾經的柏朗和現今的孫彬亮。當然,這些弟子的身份都是隱秘的。
青州各國國師走馬燈一樣地換,但帝王卻恨少更換,於是給人一種錯覺,詭谷教不謀求霸權。
正因為征戰不斷,所以青州雖窮,但戰兵卻強悍無比。吳銘甫巡視雪域西境的時候,就敏感地察覺出這個問題。如此強兵,要是能統合在一起,其戰力會讓天下各國為之顫抖。
所以雲風傳書讓吳銘甫回燕域地時候,吳銘甫就回書提醒此事,並留在了雪域。雲風常年不理政務,所以沒注意。是羅玉雪同意了吳銘甫的選擇。
這次雲風準備拿下法教,有醒悟過來詭谷教有可能搗鬼,這才知道吳銘甫早就有了預計。不得不感嘆,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家為好。
於是叮囑歷言,將己方所有的實力都可以告訴吳銘甫,包括自己的地魂將率領道家精兵北出燕回山,以擊準備調呂奉的水軍回燕域的所有軍情。讓吳銘甫負責運籌指揮。
得知張天興和盛祺死在書院的訊息,吳銘甫大膽地將雪域修士的絕大部分,包括欒恬、殷然等高階戰力都調往西疆。只
(本章未完,請翻頁)
給歷言留了二十位低階修士。雪風衛二十萬精兵的十五萬也悄悄調往西疆,包括馬廿一、童卅三等主將。雪域東南直面燕域的防區,僅僅只留了五萬人,由副統領柳雪統帥。
只有五萬人,卻打出十五萬人的旗號。馬廿一童卅三的旗號更是顯眼。歷言帶著二十位修士,不時易裝在公眾眼中飛行,佯裝這邊修士數量不少。
五大大軍其實只是預防萬一,真正的戰鬥,還得靠雲風率領的道家精銳直搗龍燕關。這邊參與攻打龍燕關的,僅僅只有歷言一人。其他二十位低階修士,到時候手持鐳射槍守在龍燕關外,擊殺或擒拿逃出龍燕關的法教修士。
正如吳銘甫所料,青州東邊十國,每一國都突然出現了一支詭谷教的修者隊伍。命令這些國家,立即起兵,分十路東征雪域。
東洲北部燕域雪域和青州,都在調兵遣將的時候,南邊的戰火,已經搶先熊熊燃起。
巫教佛教的護教精兵,護持彩雲國,萬靈會殘部等十餘國或者幫會的大軍,突然全面發起反攻,猛烈攻打天元西進的三路大軍。
白天益頓時因為捉襟見肘而焦頭爛額。狂風衛驚風衛和海風衛,都還未擴充到滿編二十萬,每一軍都只有十萬左右。三十萬大軍,按照雲風事先劃定的圈圈,剛好完成或接近完成雲風要求佔領的地域,使得天元成為一個長寬一萬里的方形國度。最南邊的高虎,只要西進兩千餘里,接近彩雲都城常州就行。最北邊沿著潛江則需要西進七千多里,直抵桐山對岸。
這麼大地域,超過萬里的邊境線,靠三十萬大軍防守顯然是不夠的。防守不像近攻,所需兵力必須是近攻兵力的數倍才行。黎州各國和幫會的大軍,紛紛突入穿插,使得天元的三路大軍,基本上都有可能成為孤軍遭到圍攻。
已經將行轅前移到原萬靈會總壇的白天益,苦思冥想,感覺怎麼都守不住這麼大地域。斷然下令,後撤!
參軍武月軒大驚,“太尉,陛下會不會不高興?”武月軒跟郎天行不一樣,更喜歡征戰,不喜歡呆在工部跟死物打交道。徵求郎天行的意見之後,進了軍務府,成了白天益的參謀人員。
白天益苦澀地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所有罪責由我一力承擔,我不忍心我們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三路大軍,死傷過多。”
確實,三路大軍雖然武器先進,但打得都很是艱苦,因為每軍都是三面皆敵。黎州這地方,民風不開化,報紙的宣傳效果不大。不少黎州土著,都幫著巫教破壞三路大軍的糧道。給天元大軍造成最大殺傷的,還是巫教和佛教的非常規修者大軍,神出鬼沒,不時襲擊。黎野人統帥的修者,照顧不了距離拉得太遠的所有軍隊。
“報!天鼎山傳書。”有衛兵送來急信。
“快,拿來我看。是不是國內派出援軍了。”白天益急切地接過急信。天鼎山傳書,代表著聖旨。
“啪。”白天益狠狠地一拍桌子,“陛下這不是耍弄人嗎?”
武月軒從桌子上拿起天鼎山傳書看了一眼,撲哧一笑,“君心難測,耍你又怎麼的?執行吧。你也不用擔責了還不好?”
白天益氣憤的是,攻打黎州是雲風的旨意,要求佔領相應的區域也是雲風的旨意。現在,雲風突然要求他撤回原來的邊境,放棄三軍拋頭顱灑熱血好不容易佔領的所有黎州地域。實在困難的話,連百草園所屬的地域都可以放棄。而且要求不能是以逃跑的姿態,必須表現出且戰且退,確實是因為戰線太長,天元補給後勁乏力而戰敗的情勢。
還有一個要求,將呂奉的海風衛分批撤往潛江一線,統統裝作傷兵用戰船接回青龍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