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羅玉雪率領雲風的親衛軍,剛出淮國地界,就收到天龍國兵部尚書白天益的傳書,就一項大型作戰計劃請示決斷。

作戰計劃是孫彬亮提出來的,預備向西攻取梧州。計劃中詳細列舉了攻取梧州的好處以及對勝負的分析。但因為擔心途中洩密,沒有具體的作戰計劃。

這次之所以傳書向雲風請示,是因為戰爭的規模太大,不再只是攻取周邊的小縣城,而是方圓兩三千里的梧州。白天益自己拿不定主意。

羅玉雪同樣拿不定主意,一些不太重要的請示,她倒是可以代替雲風做出回覆。此事幾乎要動用目前天龍國所有的軍力,羅玉雪不敢擅專。

羅玉雪一面回書白天益,說雲風去巴州遊歷去了,聯絡不上。讓白天益去請示祥媽。按照規定,雲風不在的時候,祥媽可以替代雲風在廷議閣做出表態。一面讓映雪傳書巴州的長風閣人手,看能不能聯絡上雲風。再就是決定加快回程的速度。身邊這是一千人的隊伍,戰力非同一般,若是能及時趕到梧州,說不定能幫上大忙。

羅玉雪兵分兩路,讓柏家子弟和淮往仲賦送給雲風的衛隊打著雲風的旗號走水路,慢一點無所謂。羅玉雪多這兩方的人馬都不是很信任,不敢讓他們知道天龍國太多的機密。自己則率領原來的親衛走陸路,翻山越嶺直線插奔梧州。

青龍城,天龍國兵部,白天益收到羅玉雪的回書,只要飛馬去天鼎山請示祥媽。而今,青龍城,山中高價大道,龍丹津太學書院以及天鼎山王府,都已經完工。而今,建築大軍正在南邊和西邊所佔縣城築造新城。

巨龍一般出沒於崇山峻嶺之間的高架大道,寬敞而平整。一條大道分為三個部分,右邊五米左右的寬度是單向向東。中間是兩條鐵軌,蒸汽機車拉著長蛇般的連城一串的巨大鐵皮車廂在軌道上來回馳騁。左邊五米左右的寬度是單向向西。

原來從青龍城到龍丹津的三百里多里山路,普通人走完需要好幾天時間。現在有了青龍大道,騎上快馬,一日之間就可以打一個來回。

大道到達龍丹津之後,主道繼續向東,可以直通山外的寧江。然後有兩條分支,一條通向南邊的青南縣,一條通向東南一百里左右的天鼎山。

白天益並未在龍丹津停留,而是直接去了天鼎山。

天鼎山周圍,已經圍山建造了一圈宏偉的建築,飛簷翹角,極為精美又壯觀,這就是雲風的王府。

鍾九接待了白天益,讓他稍等,自己則鑽進了王府裡屋的密室。在牆上按動一處機關,王府密室後牆向兩邊滑開,露出一個階梯。順著階梯斜向上攀爬,就來到天鼎山的‘鍋’底。

抬頭向上張望,可見巨大的‘鍋’邊半山腰,修建了一圈樓閣,掩映於竹林之間。這是準備給天龍國修士們的居所,一人一棟。

鍾九飛身來到面南背北的最雄偉的一棟閣樓——風雲閣,也就是準備給雲風的住所前。祥媽自己沒要閣樓,而是住在雲風的閣樓裡。

鍾九一到,不需要稟告,祥媽就感應到了。直接傳音問有何事。

鍾九將白天益的請示稟告祥媽。

祥媽也不好決斷,對鍾九道:“通知所有閣老,去廷議閣開會商議並投票決定。”

一天之後,青龍城廷議閣,天龍國高官重臣濟濟一堂。

巨大的沙盤前,孫炳亮手上拿著一根細長杆,一邊指點著沙盤中的微型江山,一邊為閣老和重臣們講解。

沙盤也是出自天風之手,製造得非常逼真,一眼看去,青龍山以及周邊地形地勢,道路城池,一目瞭然。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孫炳亮侃侃而談,“祥媽,諸位閣老。你們看,海州就像一個不規則的大葫蘆,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在這個葫蘆蒂處。地形局狹,三邊都是江陰帝國,北邊是潛江,嚴重受制於人。若不是早就攻佔了寧江,這次昝家只要封鎖糧道,我天龍國就無糧可食。不需要一兵一卒,我國就會崩潰。

僅僅有了江寧顯然不夠,因為我們所需的鋼材等大量戰略物資,都來自潛江水運。梧州贊和已經實施鎖江之策,不讓戰略物資流入我國,以此限制我過鐵甲戰船和槍械的高速發展。東州那邊,道家同樣予以限制,提出極為無禮的要求,要求我們用‘仙器’去交換。誰都不敢保證,他們下一步會不會限制唐國糧船的運輸。

所以,我們必須攻取梧州。

拿下梧州,向西則連通了黎州的百草園地界,向北是中州的慶國、桐國,無論是商道還是糧道,都將不在受制於人。

至於勝負,我在議案中已經有了詳細的分析。若是沈家沒有幫我們運來侍書侍劍的驚風衛,我還不敢提出如此大規模的作戰方案,既然有了這支萬人精兵,又有充足的槍械,拿下梧州不費吹灰之力。

一旦拿下梧州,帶兵多將廣之後,西可取黎州,南可攻江陰,北可上中州,有足夠的騰挪輾轉空間,我青龍國將正式進入強國之列,為將來問鼎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否則,永遠只是一個受制於人的小諸侯國。”

祥媽猶豫道:“蕭書冷劍一直跟在王爺身邊做書童,並未帶兵打過仗,讓他們攻略梧州,妥當嗎?”

孫炳亮道:“當然不會讓侍書侍劍做主將。微臣舉薦大將軍高虎為主將,水軍統領呂奉為輔,冷劍將軍為先鋒。

再由宮遠將軍鎮守寧江,雲戰將軍鎮守青南,蕭書將軍鎮守青龍城,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祥媽想了一下,“我對戰事毫無經驗。請各位閣老投票吧,我贊成多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