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源聽得一呆,消化了一下,才問道:“這麼說,大師是要……登臨極樂了?”

“阿彌陀佛,塵事未了,六根不淨,還不得佛法真諦。貧僧與琉璃境,與赤帝國,與施主您,都還有因果牽絆,待一切結束,便是貧僧歸去之時。”

說完了這句話,慧悟和尚側身讓開前路,雙手合十於胸前,身影竟慢慢淡化,很快消失在原地,那根黑鐵棍也一齊不見了蹤影,只有地上一個淺淺的圓坑證明了剛剛的確有個和尚在這兒。

……

世上的絕大多數異能者都只知道赤帝國有一處秘地名為焚星聖殿,卻極少有人能得知焚星聖殿的確切所在之處,而黑龍城的大長老李世,正是那少數人中的一位。

據李世自己所說,他在這任聖殿殿主還是太子的時候,在京城中與他結識。兩位青年俊傑一見如故,自此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直到如今,一人成了聖殿殿主,一人在黑龍城中身居高位,每隔數年,兩人必要走動一番。不是殿主雲遊來到赤平城,就是李世前往聖殿拜訪老友。

如今算來,李世與聖殿那位殿主已然兩年未見,此時前往聖殿拜訪一番,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也算師出有名,並不突兀。

一路行來,沈源從李世口中得知了不少焚星聖殿的秘聞。比如聖殿中除了一位殿主與兩位副殿主外,還立有三位太子,乃是聖殿的三名候選繼承人,當其中一人境界破入聖境之時,便會自動接任,成為新的殿主,而剩下的兩名太子則成為副殿主,上一任則退位成為太上長老。

這“太子”之名聽起來頗為刺耳,但千年前並不是這麼叫的,而是被稱為“聖子”。

自從千年前那場戰爭後,聖殿便與赤帝國和姬家反目成仇,故意將“聖子”之名改為了“太子”,以此彰顯自己的離經叛道和對赤帝國、姬家的不滿。

至於自己和秋葵將火太子擊殺在北極的事情,沈源也毫不避諱地告訴了李世,李世訊息顯然沒有姬閘那麼靈通,此前對這事一無所知,聽聞此事眉頭大皺,想了想後,繞道讓沈源將秋葵放回了海里。

秋葵惱火不已,沈源倒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此去焚星聖殿,沈源和李世絕對不是找茬兒去的,他們最不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與焚星聖殿起衝突。

那可是赤帝國四大秘地中最神秘最強大的一處,對比其它三大秘地,其力量之強便可見一斑,別說一個李世,就算是十個、二十個李世揣著惡意進去了,都得死在裡面。

沒有秋葵在,沈源的力量雖然弱了一些,但卻能避免許多麻煩,如果起了衝突,也多少能有個藉口,給彼此一個臺階作為緩衝。

對於火太子之死,李世直言可能會有一些麻煩,但事出有因,沈源並不是故意要打殺火太子的,因此誤會並非不可消解。

焚星聖殿的空間碎片入口處在嶺南一座深山中。和沈源猜測的不同,那入口竟不在更靠近天空的山頂,而在一處山谷盆地之中,其海拔幾乎比海平面還要低。

可就是這樣一處山谷,即便是夜間都沒有一絲瘴氣與夜霧,夜色黑得透亮,星月光芒毫無阻滯地投下,被四側光滑的山壁一襯,竟更顯燦爛。站在谷底四下張望,竟能看到星光升騰流轉,有一種身處星空之中,被群星環繞的錯覺。

這盆地名為“聚星盆”,乃是方圓千里內少見的風水寶地,能夠匯聚天上的萬星之能,被焚星聖殿以神妙手段引入了空間碎片內,大大加強了那處空間碎片中的星能儲備,令所有觀星師流連忘返,堪稱是修煉聖地。

李世站在聚星盆的最中央,翻手取出一枚通體晶瑩的令牌,上面雕刻繁星與明月,被聚星盆中的星光一照,竟泛出七彩光芒來,煞是好看。

這令牌上的星光凝成一線,射入聚星盆最中央的一根石柱上,星光順著石柱蜿蜒向下,點亮了其上玄奧的星月紋路。

整個星陣大亮後,一座七彩星光凝成的星門在兩人面前洞開,其後是一片玄奇瑰麗的空間,與周遭盆地之景大為不同。

李世帶著沈源跨步進入了面前這高大的星門。

門後有兩名盤膝而坐的中年觀星師齊齊睜開了雙目,見是李世,都不敢怠慢,起身一禮,口稱“李老”,將沈源和李世向內引去。

其中一人陪著沈源和李世去往空間中央那宏偉聖殿,另一人卻已經乘著星光率先前往了聖殿中,向殿主稟報李世的到來。

沈源一眼望去,發現這片空間碎片甚是廣大,方圓少說有近千里,比之地球上一些國家的疆域都遼闊不少,也難怪焚星聖殿能夠閉門千年,一直自給自足,不與外界交流了。

坐落在空間最中心的那座聖殿上,七彩星光從天垂落,被聖殿上的星紋吸入,將整座聖殿襯得金碧輝煌,絢爛奪目。其外壁似有萬千星辰化作條條銀河,環繞著聖殿,化作了一座恢弘星陣,無聲拱衛著內裡的古老傳承。

觀星師引著兩人,不多時便走到了聖殿正門前,正巧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一手持著一個金色星盤,火急火燎地向外狂奔,那雙赤腳上甚至沒有穿鞋,一邊跑一邊低吼道:“哪兒呢哪兒呢?李老頭在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