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永載歷史!(第2/4頁)
章節報錯
草原上,兩軍對沖,萬馬奔騰。
漢軍氣勢鼎盛,西族卻在被追討一個月後,體力,鬥志,無不瀕臨枯竭。
只是他們困獸猶鬥的兇狠和對漢軍的憤恨,愈勝往昔,悍不畏死。
兩軍在草原上齊聚兵勢,衍生出黑氣和血氣,馳騁對撞。
雙方不斷拉近。
領兵的陳慶和姚招,在馬上身體前傾,屁股離開馬鞍,全力催馬,眼中殺氣騰騰。
最終敵我正面撞擊在一起,短兵相接。
西族的人馬接連被漢軍砍殺,流血漂櫓。
司馬遷全程在漢軍後方觀戰,執筆寫道:“帝二十二年,元狩五年夏(公元前118年),我軍從上谷,漁陽,並酒泉,烏孫四郡發兵,堵截侵漢之外族。”
“……”
“是役,漢軍大司馬冠軍王用計誘敵,先引敵入境,分殲之!
每戰潰敵,必鑄京觀,乃挾詐而盡坑之,無一活口。從初春至夏末,前後歷數月,斬首虜二百四十五萬眾上。”
“終兩軍戰於野,絞殺敵眾十萬,盡斬,血色遍佈草原如天降血雨……軍功之盛,古無有之!”
司馬遷在史書上詳細記錄了這一戰的過程,留下了異族侵漢,冠軍王用計誘敵分殲對手,每戰後,必斬首以築京觀懾敵,頻繁用計,最終斬首百萬眾的記載。
這條記載將永留史冊,成為兵家傳奇。
這一年的八月中,司馬遷回到長安,在自己的書房裡,執筆又寫道:
“大漢王朝擊潰外族後,在元狩五年秋,將行封禪大典,再告天地。
此時漢之興,有郡九十九地,人口億萬,有史以來,朝運無如此之盛,國無如此之廣!”
“這一年,漢修築貫通了秦嶺南北的褒斜道五百餘里。”
“這一年,漢發明了灞橋紙,以植物取材,書寫性,韌性俱有提升。”
“這一年,桑弘羊提出鹽鐵專賣,也就是“鹽鐵官營”,開始對鹽鐵稅收進行宏觀調整。”
“這一年,冠軍王二十二歲,武勳蓋世……”
一樁樁一件件,大漢在這一年發生的事,被司馬遷細細的記在史書上,落筆成印,用以傳世!
在西線地中海地區,西族亦已兵馬全潰,不斷收縮兵勢。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西族收縮防線後,仍固守上埃及地區。
且有西族部眾,在收縮兵勢後,分兵往東,乘船經紅海的狹窄海峽,登陸帕提亞國境以南山區,長途奔襲,去衝擊在身毒邊境的漢軍。
適時漢各地戰火頻發,兵馬全部動員,身毒的漢軍吃緊,兩次被西族抓到戰機,成功接應了兩路陷入身毒的西族部眾脫困。
甚至有一路西族兵馬,在兩次穿過帕提亞南部山區後,摸清了地理形勢。
第三次,他們斜嚮往東北穿插,試圖對西域用兵,接應被困在草原上的西族,打漢軍的背身。
不過有了前兩次從身毒接應兵馬的過程,第三次再來,便引起了霍去病的警覺,提前埋下伏兵,擊潰了這一路西族長途奔襲的部眾。
戰後,霍去病和衛青皆感覺西族似乎有了變化,不再是一盤散沙。
漢軍的中軍大營,霍去病盯著作戰地圖。
圖上勾畫著西族近來數次奔襲的行軍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