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隨時能罷免我,就算我臣服於漢,戰爭也不會停止。”

這是想索要更大權力,反過來利用霍去病,達成自己的目的。

馬略是個有很大野心和政治抱負的人,且能準確判斷形勢,妥善利用。

歷史上的馬略是這一時期,羅馬最傑出的戰略家和軍事家。

霍去病淡然道:“即日起,伱將成為羅馬的獨裁官,而不是執政官。奧萊裡,會成為首席副執政官,來輔助你。

種族議會保留,商議決策國內各類事情,元老院裁撤取消。”

霍去病的處理方式,簡單粗暴,但切實可行。

因為他提出來的三權分置,由第一副執政官和種族會議,加獨裁官的政體結構,是後世驗證過的體系。

原本的歷史軌跡中,馬略的內侄凱撒,也將實行這套政策,成為第一個羅馬歷史上的獨裁官。

在凱撒之後,其養子屋大維還會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

霍去病只是將這一套提前搬過來三十年,並未過於超前,所以能適配當下的羅馬。

蓋烏斯·馬略的喘息粗重起來。

獨裁官聞名知意,瞬間勾到了他的爽點。

“獨裁官能夠自制嗎?東方統帥,你允許我們自制?”

“當然,臣服大漢,成為屬國,不是讓你們滅族。羅馬總需要人來治理,前提是你們能擋住外族的入侵。”

“外族?”馬略和奧萊裡愕然道。

“沒錯,羅馬即將面臨戰爭。這個稍後再說,你們現在要做的是排除異己,抓緊時間整合羅馬。”

霍去病揮手結出一個印記,是一條盤曲的騰蛇。

空口白話,必需有掌控兩者生死的手段。

蓋烏斯·馬略看了眼霍去病手裡的印記,很自覺地探頭過來,霍去病彈指將騰蛇印記融入其眉心。

這是最簡單省事的辦法。

收服一個國家的過程非常複雜,逼降馬略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羅馬和漢的交鋒並不是不用打了,馬略和奧萊裡將成為大漢的‘內應’。

執政官親自為內應,開始排除異己。凡主戰派,要和漢死戰,又或者羅馬當前的其他山頭,不服從馬略者,將被他藉助漢人的兵鋒除掉,鞏固自身在羅馬的權勢。

衛青的大軍,會勢如破竹的殺到羅馬,該獲得戰爭氣運一分不少。

最終會給羅馬留下自保的力量,成為漢的外部壁壘,應對即將到來的變故。

霍去病入城殺人,只是拉開了一系列變化的序幕。

下午他就在執政官府邸,和馬略,奧萊裡兩人密議。

當天晚上便有一系列命令,經馬略之手做出調整,開始‘排除異己’,幫他完全掌控羅馬。

諸事按霍去病的佈置推進。

而漢軍此時已穿過達爾馬提亞,潘諾尼亞,進入諾利克地區,也就是後世的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區域,正在逼近羅馬本土的核心區域。

當前羅馬所有精銳,都抽調在前線,準備和漢軍死戰。

霍去病釜底抽薪,與執政官馬略裡應外合。

當晚就有命令下達到羅馬前線,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