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大漢之壁,定勝【求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漢軍的弩陣,列隊而出。
所謂弩陣,就是士兵執戰場所用重弩,也稱破甲弩,要用腳蹬,藉助雙腿的力量上弦。
從春秋時期開始,神州在弩箭方面的發展,便冠絕天下。
往後數百年,戰爭不斷,冷兵器遠戰的弩射,一代代革新。
到秦漢時,弩械大成。
戰場用的重弩,五十丈左右的距離時,能穿透任何輕甲。
秦漢時的弩箭,是那種稜形近乎圓角的箭頭,殺傷力驚人。
後列整兩萬精銳弩兵,佔了漢軍總兵力的近五分之二!
當他們席地而坐,彼此隔開一人的距離列隊,雙腳前伸,上身後仰近乎躺倒,撐開弓弦。
佇列最前方負責搖旗傳令的漢軍,大喝:“放箭!”
“放!”
“再放!”
“……”
咻——咻咻!
虛空中全是箭矢撕裂空氣的銳響,箭如雨下。
漢軍的戰場弩射,透過無數次征戰,千錘百煉。
仰角多少,會形成多遠的有效射距,造成的殺傷力是多大,全都透過實戰檢驗的清清楚楚。
所以之前看見對方變陣,漢軍仍奔跑靠近,就是為了找到最好的射襲距離。
當弩陣前方奔跑的漢軍,終於停止推進。
後排弩兵在遮蔽視線的情況下,仍能進行盲射,因為對手的步兵方陣,位置固定,人員密集,只要知道距離就能襲射。
啊——
箭矢從前列漢軍頭上劃過,呈拋物線,墜落射殺對手。
敵陣當中慘叫聲四起。
漢軍後列是箭陣,他們在盲射……羅馬眾將同時反應過來,皆感頭皮發麻。
後列盲射,前排的漢軍巋然不動,任憑箭矢在腦袋上方飛過。
可見這支漢軍的軍令有多嚴厲,部眾有多悍勇。
前列的漢軍執矛而立,戰陣穩不可撼。
後方的箭矢沒完沒了的射。
一次呼吸為一次換箭齊射,一排排輪替,保持箭矢不斷,節奏穩定,絲毫不變。
羅馬的方陣部眾,成排倒下。
後方眾將紛紛色變。
此時若想抽身避退,是不可能的,若冒然後退,陣列不穩,氣勢洶洶的漢軍趁機壓上來,撼動整個羅馬軍團都有可能,損失會更重。
尼薩喝道:“立盾阻箭,前列兩翼的兵馬,衝陣!”
剛才分流到兩側的羅馬部眾,重新開始前衝,若能靠近衝擊漢軍,則箭陣不攻自破。
這時的敵我形勢,變成漢軍駐足不動,方陣如山。
後排是隻管射箭的弩兵。
而羅馬人的方陣停止前行,豎盾抵擋箭矢。
兩翼的萬人隊冒著箭雨前衝,損失不斷加重,或傷或死。
“傳令,兩翼為雁,展臂收攏,將靠過來的敵軍圍殺在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