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狹路相逢,大軍團戰【求票】(第3/4頁)
章節報錯
霍去病看後沉默不語。
這石板是誰留下的?
難道有埃及古人和孫武的上上策隔岸觀火,或者史家修行,能洞察不同歷史時期真相的手段一樣,不然怎麼能預言的如此精準!
最特別且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石板上記錄的埃及起源初期,曾有過三位國王。
第一位國王,在位的時間長達一萬四千餘年。
第二位減半,第三位再減半。
到第四位才是埃及第一王朝,可考文獻中記錄的國主。
到他在位時,壽命已經和正常人差不多。
要是參照石板上,對千年來埃及歷史記錄的準確性來進行判斷,是不是意味著其上記錄的前三位國王的在位時間,也是正確的。
第一個在位一萬多年,那是神?
“神在離開前,留下了消滅邪魔的方法。”
“邪魔的生命力是可以傳遞的,他們的神魂不滅。想殺死他們要同時攻擊其身體和神魂。將神魂鎖在身體裡……”
石板的最後寫道:“如何殺死神的敵人,在神留下的神之書上被抹掉了,一定是邪魔做的,他們就在人類當中……”
石板的內容至此而終。
霍去病和白南妤回到孟菲斯以後,仍在思索相關事情。
金字塔裡記錄的壁畫,石板內容,應該是埃及古王朝時期,根據更久遠前的一些傳說,結合那預言石板腦補形成的完整內容。
他們將真真假假的訊息聯在一起,不理解的部分,則歸屬到神的身上。
但其中的部分內容,和眾神的史詩能接上。
而神的敵人,又和西王一族有些相似。
西族會不會就是神州上古以前稱為‘妖’,而西方各國稱之為邪魔,神的敵人。
東西方的力量,似乎都在尋找真正殺死他們的方式。
隔天下午,烏提斯帶兵來到孟菲斯。
趙破奴從布巴斯提斯城,直接領兵往西北推進,先一步去了亞歷山大城。
在孟菲斯停留兩天,霍去病也來到亞歷山大港,帶兵沿地中海往西,向羅馬的迦太基行省推進。
與此同時,在北線,衛青統領大軍,出巴爾幹半島,在達爾馬提亞和潘諾尼亞地區,和羅馬人的大軍團,正面遭遇。
對方領兵的正是第一軍團長尼薩。
時隔數月,從馬其頓退兵後的尼薩,再次和漢軍對壘。
之前的交手,讓他對霍去病有些畏懼,得知漢軍換帥,竊喜之餘,遂決定興兵與漢軍對壘。
尼薩對換帥後的漢軍,頗有獲勝的把握,想趁霍去病不在,把握機會,帶領羅馬獲得一次大兵團戰的勝利,來提振士氣,扭轉敗局。
讓尼薩沒想到的是,霍去病這一級數的將領,大漢有倆!
他選擇的方式,又是衛青最擅長的大兵團會戰。
達爾馬提亞和潘諾尼亞交界的平原上,雙方超過十萬軍的兵馬,列陣對峙。
兵鋒衝雲霄。
戰場之廣闊,雙方部眾綿延,數里內都是列隊的軍陣。
羅馬人頭戴豎立著紅纓的頭盔,一手執盾,一手握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