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封王以後【求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你倒是會說話,知道撿朕愛聽的說。”
皇帝似笑非笑:“朕也知不能長時間離開長安,若真與你一起去西征,對國事頗多耽擱。”
又道:“你也不用哄朕開心。早七八年前,朕與伱推演用兵,你就把朕的兵馬殺了個乾淨。現在二十,倒是知道收斂了,說自己是朕教出來的。”
封王禮已經收尾,看看天色,驕陽當空。
皇帝掉頭往回走,邊走邊道:“你的性子隨朕多些,這是打小跟在朕身邊學的。
但你這兵韜武略,可不是朕教的,朕也教不了。
你雖跟朕和衛卿學了兵事,但行軍打仗的方式和誰都不同,這是天生的。”
皇帝似有些意興索然,負手去了。
因為封王禮,早朝挪到了封王以後,現在要回去上朝。
“去病,你代朕去城郊統領禁軍演武,讓各方知我漢軍之威。”皇帝吩咐了一句,身形消失在未央宮正殿內。
此時其他眾人才依次上前,恭賀霍去病正式封王。
少頃,各方使節也過來拜見問候這位大漢開國,最年輕也最顯赫的冠軍王。
這一年是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霍去病整二十歲。
按既定的歷史軌跡,這一年的武帝,會派使節前往亞歷山大城。
據史料記載,亞歷山大是漢時瞭解的第一個非洲地名,古書上稱亞歷山大城為“黎軒”。
武帝的這項舉動被後世史學界,認為是外交最早期的進步和突破。
也是在這一年,武帝在濟南郡的歷城、東平陵設立了冶鐵官。
在這天的早朝上,也有大臣上奏說及相關事情。
此前鑑於一些商人冶鐵暴富,地方官商勾結。皇帝遂將冶鐵業收歸官營,並在產鐵處設鐵官,大漢的冶鐵業,由此進入鼎盛階段。
同年,漢在鐵中提取出了百鍊精鋼,開始嘗試鑄造鋼鐵類武器,也稱“百鍊法”。
西方要到1856年才開始用生鐵鍊鋼,比華夏晚了二千年左右。
當然,這是固有歷史上的變化,在這方世界已經出現偏移,鍊鋼的方法,面世有一段時間了。
同樣是在這一年,由武帝的近臣、親信組成的決策機構“中朝”,舉行了一次國策論證,三十出頭的桑弘羊,極力倡議推行鹽鐵專賣政策。
並在和守舊、反對派的辯論中,力駁群臣,大展鋒芒,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他很快就將成為大漢的治粟內史,名傳千年的著名錢袋子。
這天的朝會議事結束,皇帝施施然的下了朝。
大朝會散了,他又在書房舉行了一次小朝會。
邀請親近且更被他看重的一些大臣參與。
公孫弘,董仲舒,李蔡,衛青,張湯,李廣,程不識,桑弘羊都在。
霍光也得以進入帝書房,坐在董仲舒身後,列席旁聽。
“你是去病的弟弟,董夫子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