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百越,是南部沿海地區少數民族的統稱。

霍去病只給七日時間,完成召集各部首領前來的命令,是讓趙嬰齊先做第一步,不過是個開始。

這一步踏出去,對整個南越,乃至百越的局勢,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百越再不可能團結一致對外。

以南越對付百越,和以匈制匈是相同的道理,讓他們互相消耗。

趙嬰齊若是從了,自己就要死命往漢靠攏,以求能穩穩壓制百越各部,不然隨之而來的反撲,他會首當其衝。

“大王,降了吧。”

王都前殿的廣場上,趙嬰齊的目光掠過自己的妃嬪,王后,還有子嗣。

王后樛氏和兒子趙興,神色驚恐,眼神間全是哀求。

趙嬰齊剎那間掠過千百念頭,終頹然道:“我同意霍侯所說,只求霍侯能給我趙氏留一支香火不滅。”

趙嬰齊此人反覆無常,不值得可憐。

霍去病揮揮手,讓他下去依計行事。

其他人也都隨之行動起來。

霍去病回身看向霍光:“有問題想問?”

“嗯。”

霍光正色道:“秦漢以來,我中土征伐百越多次,百越為什麼能一次次反覆?我看兄長帶兵殺過來,壓得南越毫無反擊之力,似乎並不難為。”

“你見我帶兵過來,打入南越國都,這只是表面能見的部分,可考慮過背後的原因?”

霍去病好整以暇道:“首先是我麾下這些兵,你看見他們兵鋒銳勇,卻沒看見他們要先身經百戰,才能養成如今的勇武,讓對手不堪匹敵。”

“而要成為百戰精銳,需要多少財力,物力和戰場的磨鍊?”

霍去病的意思是一支百戰雄兵,折射的是一個國家的強弱。

此強彼弱,正因為大漢的強盛,才顯出南越此刻的羸弱。

“當年秦皇統一天下,數次征伐百越,以秦橫掃六合的威勢,仍損失慘重,連續失敗,為何?”

霍去病續道:“百越的地利,環境,都是天然優勢。

秦統一嶺南的戰爭中,第一階段很快就打下南粵(廣),幾乎沒遇到大的阻力。但在西甌(廣|西)則打了六年,以“伏屍流血數十萬”的代價,才統一西甌及越以南的地區。”

對教導霍光,霍去病沒什麼保留,娓娓道:

“後來秦在西甌的興安縣以北開鑿靈渠,解決了軍糧運輸問題,秦才得以順利進軍。

但當時的主帥尉屠睢率軍進西甌,因一系列問題,導致戰力衰減,遂遭到越人的夜襲,火燒,傷亡以十萬計,慘厲無比,連主帥尉屠睢都戰死當場。

後秦皇又派任囂與趙佗率援軍,歷經苦戰,才征服南粵、西甌,設定南海、桂林、象3郡。”

霍去病對攻擊百越的難點原因,歷史背景做了解釋。

霍光慢慢明白過來。

漢軍的勝利,看似簡單,其實是在秦,漢歷代失敗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避免了以前曾犯過的錯誤,以少量兵馬突然爆發襲擊,直擊要害,打的對手來不及反應。

越人擅長的游擊戰術,匯聚各部族集體抵禦,利用地勢這些優勢,全都來不及展開。

這才有了眼前的最終戰果。

“比起攻下南越國都,後續如何控制局面,才是更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