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南越國,是秦末位於嶺南地區建立的一個政權,共歷五任國主,國祚九十三年。

開國君主趙佗,本是秦將。

秦末,他乘秦亡之際,天下紛亂,封關絕道,兼併嶺南的桂林郡、象郡,建南越國,定都番禺。

漢高祖十一年,南越成為大漢的藩屬國,但期間數次反覆,不聽宣也不聽調。

到武帝時期,劉徹發動對南越的戰爭,於元鼎六年,也就是距今還有十餘年時間,才讓南越亡國。

這是歷史的脈絡。

如今形勢顯然有了不同變化。

要知道大月氏早年在祁連山以北活動,一度和匈奴旗鼓相當,兵鋒極盛。

漢乃至周邊各方勢力,對大月氏的國力,強盛程度都有所瞭解。

這次霍去病一舉擊潰大月氏,數日間令其亡國,訊息傳開,威懾四方。

自覺不如大月氏者,誰還敢和漢交鋒?

南越即是其中之一,遂上書再次請降。

南越往昔多次稱臣,但還是首次提出,國主要來長安覲見,將生殺予奪的主動權,交到了大漢手裡,可見這次的歸降不虛,和以往不同。

所以皇帝大悅。

霍去病破大月氏,連帶的變化,就是讓周邊的一些國家,不敢與漢一戰。

南越全盛時的疆域,包括南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區。

南越國建立最大的意義是讓嶺南從百族征戰、刀耕火種的氏族社會,進入農耕文明時代,又將異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進嶺南乃至中原地區。

同時,南越國和周邊海域的往來,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越降,對大漢的造船技術,開海上商貿,獲取沿海物資,都有很大的促進意義。

還有一個隱藏的利好。

上次霍去病擊殺了子,獲取其部分記憶,得知趙佗也是子的化身之一,受其影響,趁機亡秦。

子既然影響控制過趙佗,霍去病和茹泊虎都曾猜測,縱橫道僅剩的幾個餘孽,執刀者,掌兵者,可能就在南越,至少和南越有關。

南越稱臣,可讓繡衣的人,順勢將其查個清楚。

“除了南越,康居國的請降,去病你怎麼看?”皇帝問。

霍去病道:“想讓人敬服,需恩威並施,不能一味鎮壓殺戮。這是陛下在臣七歲那年告知臣的道理。關於康居歸降,臣也考慮過此事。

這次回來前,已經傳訊讓康居國主來長安,覲見陛下。

他們比臣還早動身,大概用不了幾日就能到長安。”

皇帝嗯了一聲,喜色愈甚。

他最高興的是霍去病仍記得年幼時自己教他的東西,且知道為大局考慮,為他分憂。

皇帝扔過來,賜給霍去病的器物,是一把刀!

春秋以前,乃至更早的時期,先民們就開始鑄刀。

這從春秋有刀幣就可以看出。

但那時候的刀普遍很小,鮮少有長刀。

劍始終被認為是君子之兵,和漢文化更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