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禪臺由息壤夯築而成,被皇帝託在手裡,顏色玄黃,只有九寸高。

但其落在泰山之巔的剎那,卻像是勾連天地,引動了地脈中的力量,落地生根。

九寸高的封禪臺,倏忽化作九尺,分九階,一階一尺。

隨著泰山群峰,地脈厚土的氣機湧入,奇妙的一幕出現了。

下方群臣,宗室之人紛紛仰頭看去。

泰山竟然在增長!

上次封禪時,皇帝灑落息壤,得以化出登天之梯,但此刻的過程,與上次完全不同。

古封禪臺落在泰山上,彷彿開啟了九州地脈。

泰山群峰,甚至是神州大地,都有一股浩瀚磅礴的厚土之力,在往泰山奔湧匯聚。

地氣攀升如潮,加持泰山。

泰山主峰持續升高,山巔的封禪臺則不斷變大。

而兩者合在一起,竟是嚴絲合縫,彷彿本就是一體。

群臣,宗室仰頭觀望,都冒出一個念頭:“難道上古有人削掉了泰山之巔,祭煉成封禪臺……”

封禪臺坐落在山巔,像是歸還了這座神山原本缺失的部分,解開了某種禁錮。

從山下往上看,山體如接雲端,天地似乎透過泰山,連線了起來。

整座泰山主峰都在綻放五色神光。

山勢之雄偉,讓人莫名的生出一種敬畏感,立在山下如塵埃蜉蝣。

山巔的皇帝卻像是化身成了天上的神祇,俯瞰山河。

大漢境內的氣象也在激盪變化,有一股浩瀚蒼涼,厚重無匹的氣息,悄然瀰漫神州。

山下,被禁軍隔開,在遠處觀禮的民眾已自發跪伏,對山頂的皇帝,行大禮,敬畏不已。

“仙宮!”

“有仙宮,天上出現了仙宮!”

“李丞相,天上的情景是氣機顯化的異象,還是真實存在?”

隨著泰山的攀高,雲端映現出一座龐大的仙宮神闕,龍鳳翱翔其間,瑰麗神異。

那仙宮在雲端若隱若現,泰山的增高,讓奇異的景象接連湧現。

皇帝站在封禪臺上,同樣神色驚異。

天上的宮闕,和之前在東海看見的三仙島,竟是頗為相似。

而就在皇帝的注視下,仙宮收縮,一現即隱,變得無限小,消失在天際。

不過遂有一條虹曦構建的通道,宛若階梯般和封禪臺相接,彼端正是仙宮消失的位置。

山上山下,一片肅靜,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次封禪的過程之神異,出乎眾人預料!

眼前所見,是真實的情景,還是天地顯化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