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科技領先是第一生產力【求票】(第3/4頁)
章節報錯
突然,他感覺壓力一鬆,卻是足下出現一座龐大無匹的軍陣,將他們全部納入其中。
軍陣內湧出的力量,為漢軍加持兵勢。
以逸待勞,幫他們快速恢復體力,走為上的速度,美人計的幸運眷顧。
本來瀕臨體力極限的趙充國,瞬間感覺自己又行了。
他聳肩前撞,身形似左實右的晃了個假動作,猝然撞在對方一名士兵身上。
“復陸支率部居左推進,虎賁衛居中,陳慶麾下右側列陣。
各部,以弩輪陣破敵,槍兵為盾,配合弓弩!”
霍去病推動識海的將印,軍陣覆蓋內的漢軍,每個人都對他的命令,聽得清清楚楚。
隨著軍陣位移變化,殺入城內的漢軍快速聚集,與各自的陣列相合。
所有城池在建造之初,都會充分考慮城防,行軍等問題,所以主街道非常寬闊。
大和國王都的主街,有七八丈寬,可以並行車馬。
漢軍在軍陣的護持下,快速列陣。
騎兵下馬後,刀槍前指,形成了最前排的槍陣。
而禁軍隊伍裡,霍去病身後的一支兵馬,始終沒參與衝陣。
他們身上,都揹著一個和背脊等寬,等大的銅匣子。
那是個箭匣,內部密密麻麻的列滿了漢軍配發的短弩箭。
每個箭匣裡,超過五百枚巴掌長的弩箭,下方有簡單的機扣,便於從箭匣裡取出小的箭盒。
此時這一列揹負箭匣的部眾,被護在佇列中間,以滾輪陣的方式,一排排交錯前推。
也就是前排射襲完成,後排利用馬位間隙,前插繼續弩箭的射襲。
之後是第三排。
如此重複,始終保證有一排橫向拉開,人位於馬上,居高臨下,射出的箭恰好越過前排槍兵,落入敵陣。
而他們手裡持握的是一種上方裝有箭盒,拉動弩弓機扣,就能輪替射箭的新式軍弩。
霍去病讓墨家工匠研究迫擊炮這種超出他們認知的東西,進展緩慢。
但說出大概原理,讓墨工製作出後世的連弩,卻是難度不大。
一段時間的嘗試調整,對現有的弩機進行改良,就出現了此時漢軍正在用的新弩。
類似三國時期的諸葛連弩。
拉動機扣,箭匣裡並排放置的箭矢下沉,一次次被機扣勾連,推動,便得以迴圈射出。
箭匣內平行的是兩枚短箭矢。
而一個箭盒從上往下,能放六列箭矢,全部射完,換下一排跟上。
後退輪替的兩排弩兵,趁機完成裝箭。
三排輪動,便可形成一個箭矢不斷釋放的迴圈。
漢軍的陣列,滾輪般往前推動。
箭矢密集如雨,虛空中充斥著弓弦震顫的聲響,形成集火優勢。
大和士兵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的箭陣。
整個隊伍在箭陣配合下,行雲流水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