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些跡象,趙安稽領兵往西去了。

奎山當即帶兵,追繳漢軍蹤跡。

與此同時,蜃樓號上,卸下了姚招統領的一千人,從四國島以東的區域登陸。

他們將成為第三路登島的兵馬,位置和趙破奴的人南北呼應。

蜃樓號繼續前行,臨近次日傍晚,到達既定作戰位置,落錨停在海上。

“霍侯,我們什麼時候動手?”

霍去病在甲板上眺望島國的海岸線:“再等等,需要和趙破奴,趙安稽的人配合。”

群星漫天。

島國以南的海域,起了很大的風浪。

夜色中,四艘船舶以蜃樓號為首,無聲無息的靠近本州島南端。

此時的蜃樓號被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等兵策聯合覆蓋,像一團虛淡的霧流,運送兵馬登岸,不慌不忙。

這就是霍去病說島國四面環海,無險可守的原因。

若發生戰鬥,漫長的海岸線,他們根本無法全線佈防。

霍去病踏上島國的土地時,皎月如水,是午夜時分。

身後駭浪驚濤,彷彿在預示著這片土地,即將迎來一場戰爭風暴!

往東北向不到兩百里,就是這個時代大和國的王都。

往東百里,則是其王都港,有三千駐軍。

但根本沒必要驚動這些駐軍,選擇其警戒之外的區域,就能完成登陸。

戰馬陸續從船艙底下,被運到岸上。

將近一個時辰後,人馬登岸,進入作戰狀態。

除了半路放下姚招帶走的一千兵馬,剩餘禁軍旋風般往東北推進。

兩百里山河長路,對霍去病親自統帶的兵馬來說,不過是大半個時辰的路程。

月過中天。

禁軍出現在大和王都西南向的一座小丘上。

霍去病駐馬而立,眺望大和國國都。

其城池呈不規則的四方形,綿延數里,是大和國最大的城池。

城內建築起落,比後世要厚重古樸,造型方正。

即便是深夜,城內仍能看見不少燈火。

這裡是大和國權力和經濟的中心,四周圍繞城牆,高達五丈的城頭,佇立著披甲執銳的哨兵。

霍去病帶領的禁軍,仍保持著行軍策覆蓋的狀態,蹤跡不顯。

“誰願為先鋒,破此海島小國的王城!”霍去病問。

“我願為先!”

“侯爺,我願立軍令狀,一刻鐘內破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