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出來的是一隻爪子,五趾如鉤,然後是一顆龍頭!

其上鱗片密佈。

而每枚鱗片上,都有點點光斑流轉。

霍去病已經開啟了洞察事物本質的視力,看見那鱗片上的光斑,是一座座微縮的陣列。

這隻探出來龍頭,氣息之強,連道尊這一層次,都生出位階上被壓制的恐慌感。

那龍頭上有一層濃重的青光,頭頂有角,但只能朦朧看出其形態。

不是真龍,也不是血肉之軀……霍去病思忖。

學者和教士身後,還跟著幾個隨行的婆羅門教教眾。

二人還記得霍去病讓他們努力表現的話,當即傳遞命令。

有一個婆羅門教的教眾,往前踏出一步。

學者從吠陀經的典籍裡,分化出光暈,落在其身上。

那婆羅門教眾,周身變成黃銅鑄造般,發出光暈。

教士手上也有變化,婆羅門教的戒律法則衍生出力量,化為一柄金色戰矛,落在那教眾手裡。

哈!

那教眾撐眉怒目,彷彿進入狂化狀態,悍不畏死,往甬道盡頭的龍頭迎去。

雙方距離迅速拉近。

轟隆!

甬道內,靠近青光的區域,空間破裂,出現一個漩渦。

那隻探出的龍頭,張嘴吞噬虛空。

其口中連牙齒上都祭刻著陣列。

靠近的婆羅門教眾,投射出手裡的戰矛,如同一道閃電破空。

然而戰矛連同他自身,都被那漩渦的力量收攝,竟然在縮小,被張開的大嘴一口吞掉,血在其口中濺射出來,殷紅刺目。

龍頭旋即縮回青光當中,隱去了蹤跡。

婆羅門教的教眾被吃掉,連浪花也未濺起半朵。

“有誰看清那是什麼?”道尊問。

“好像是一隻青銅鎮墓獸?”秦青玉回應。

“這裡太危險了!”學者感慨。

跟他和教士一起來漢地的教眾,是兩人的衛士,專職戰鬥,一身修行,卻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吞掉。

“好像是一隻銅獸天祿。”樓觀道尊說。

天祿就是貔貅,別稱“辟邪、百解”,俗稱“貔大虎”,是古書記載的神獸。

據《史記·五帝本紀》等古籍所述:貔貅的外貌像老虎,首尾似龍。其色亦金亦玉,肩上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頭頂生角。

一角者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

“鏘!”

入口處,發出金屬震鳴的聲音,又探出一隻腦袋。

先出現的像是頭部的翎羽,很尖銳,明顯和剛才那隻不同。

“還有東西……不止一個。”

“它們好像是守護這道門戶的,不會離開那青色光幕,但我們也進不去。”公孫弘猜測。

這時,剛探出來的青銅獸首閃電回縮,像是受到了驚嚇,忽然縮回去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