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

皇帝提前一步回到長安,讓董旭去傳旨,叫趙王劉彭祖來見駕。

皇帝入座後,執筆在一張蠶絲製作的紙上勾勒,卻是描繪出一副大漢的北部國境地圖。

他自己走過一遍北地,遂將北部邊境,描繪的異常清晰細膩。

其他位置沒去過,皇帝便保持留白。

若有機會,他會親自走一趟這山河萬里,昭昭漢土。

皇帝盯著描繪出來的匈奴國境,諾大的面積,如今已全部歸漢。

他腦海裡回憶起漢和匈奴多年的博弈,交鋒。

好一會,劉彭祖高大而又有些偏胖的身形,在董旭引領下,從外邊昂首闊步的進來。

他一身王袍,盡顯富貴和氣勢,腰扎方格狀墨綠寶玉帶。人過中年,仍精滿氣足,眼神炯炯。

“皇帝!”

劉彭祖招呼一聲,在皇帝左下首入座,先一步開口,道:

“這一晃眼,皇帝你登基已近二十載,懾服各族,國境大增。此等功業,已是千古一人。”

皇帝眼神微垂,仍在看自己畫出來那幅匈奴併入漢土的疆域圖。

劉彭祖像是有著很強的表達欲,又道:

“當年你登基,我在眾兄弟當中,最先開口附議,認同你掌帝位。

這些年,內有淮南動盪,外有匈奴等四夷。

淮南曾有使節到我那裡走動。因為我的封國臨近北部邊關,地理位置尤其重要。

我當時不知淮南的目的,但他們循循善誘,給我送過好多東西。

我皆推拒,因為我對現在的狀況很滿意,任憑內外動盪,我從來都堅定支援皇帝伱,沒動搖過。

當初你登基掌權時才十七歲,別人不服你,唯獨我沒有。”

皇帝終於抬頭看了眼劉彭祖:

“所以,你才在王位上坐到現在。”

皇帝這句話,讓劉彭祖驟然生出一股寒意。

皇帝的意思是有些事他並非不知,但給劉彭祖留了餘地,顧念了情面。

讓他在王位上坐到現在,這話越品越覺得暗藏殺機。

皇帝曾起心動念,要將他的王位廢掉?

劉彭祖念頭閃爍,越思索越感覺寒意徹骨。

之前準備的好多話,都沒有了繼續說下去的必要。

“有些想法,早幾年朕可能也跟你一樣。但朕坐在這個位置上,慢慢明白一個道理。

民眾是這天下和江山的根基,民心不穩,則萬事皆衰。”

“朕和國運相合,感觸尤深,國運遞增,朕就受益,國運衰減,朕就隨之受到影響。”

劉徹看向劉彭祖:“朕並不懼怕外敵,從登基那一刻起,朕就許下宏願,要平服四夷,讓我大漢不受外敵所辱。

然而興漢的過程,談何容易,一道道難關擺在眼前,外與諸國博弈,內有宵小覬覦。

單是一個匈奴,當年給我們帶來多少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