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是食邑朝貢納稅每年的錢糧,按漢時的稅賦比換算,萬戶,一年最少供應四萬兩千石糧。

大抵就是一縣之地的稅賦成為個人所得。

董仲舒也撇撇嘴,皇帝愛武勳,人盡皆知,陛下對霍去病確是偏心。

聖旨裡誇霍去病以輕騎絕大漠,意氣崢嶸,騎的是最烈的馬,穿的是最亮的甲,兵鋒鋪遍大漢的每一寸國土。

讚譽之高,無出其右!

衛青和霍去病的正室髮妻,都跟著受封也就罷了。霍去病的妾室,皇帝都給了個稱號封賞,顯是愛屋及烏,滿門俱榮。

不過公孫弘和董仲舒心裡吐槽,卻也為衛青和霍去病高興。

兩人為大漢帶來的,封萬戶並不為過。

兩人不僅連克匈奴,還收歸西域諸國,大漢的人口,稅賦,都因此而成倍增收。

霍去病破大月氏,身毒,更是讓漢的綜合國力,幅員暴漲。

皇帝亦就此突破了夢寐以求的桎梏,成就半聖帝位。

“陛下還有口諭,說伐匈奴之戰結束,回長安後另有封賞,著令兩位將軍奮勇對敵,再立新功,不可自滿。”

公孫弘把聖旨遞給衛青,又看向霍去病:“霍侯什麼時候繼續對匈奴用兵?”

“我和舅父剛商量過此事。

大概三五日間,我將召回散開追敵的各路兵馬,到時匈奴人也該匯聚到了極北瀚海,正可一舉破敵。”

公孫弘臉上露出稍許激亢之色:“霍侯打算如何用兵?”

霍去病道:“匈奴潰勢已成,狼狽鼠竄,乘勝追擊,往北推進就可破敵。打逃兵,何需策略?”

公孫弘興匆匆道:“帶我一個。”

“丞相也想去?”

“自然,若只為了宣讀聖旨,董仲舒自己就能做好,何必我來。”公孫弘道。

董仲舒瞅瞅公孫弘:“此戰,必名動千古,我董仲舒亦厚著臉皮,借霍侯威名,同去一觀。”

“兄長。”霍光低聲道。

他也想去。

霍去病道:“戰場非兒戲,霍光你留在這匈奴王庭據守吧。”

“我和舅父已商定,由舅父應對西域沿途逃散的兵馬,我此次需要急行軍,以潰匈奴殘部,拖延下去,恐西線帕提亞,身毒生變。”

夜色初降,星光搖曳。

王庭的一座帳幕內,霍去病盤坐取出了霸王戟。

戟和戈是戰場最具代表性的兵器之二。

戟的出現,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這是一種凝聚了戰爭氣運的武器。

戟是先秦至秦漢魏晉,軍中的制式裝備,最早出現於商代,西周時開始出現整體鑄造的戟。以矛為主體,旁生橫刃,木柲裝插在矛體的銎部。

春秋時期出現青銅大戟,為“五兵”之一。

霍去病手裡這杆戟,是戟中霸主,通體混融鑄成,沒有接縫,綠如神玉,清輝凜冽。

霸王戟的握柄和鋒芒處,祭刻著無數兵家符號。

重創苣都後,戟鋒出現破損,被一股黑氣浸染,揮之不去。

此時,霍去病手握大戟,以兵家力量融入戟內。

朱雀輕鳴,從他的神魂意識中飛出,有一枚枚赤紅的火曦符號,從其頭頂的冠羽上落在戟鋒位置。

追殺苣都歸來的蚩尤,亦從影子裡起身。

蚩尤是兵器的鑄造之祖,是他發明了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