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趙安稽始終高速推進,絲毫不停。

貴山城方圓不足三里,依山而建,形狀並不規則,穿過一棟棟建築,趙安稽很快來到王城附近。

他蹲伏在一處建築上方,遠眺大宛王城。

此時有另一支提前潛入城內的部眾,過來匯合:“趙校尉。”

“情況如何?”

“城內已經徹底亂了,王城內的守軍兵馬,正在組織,準備去增援城門。”

“這彈丸小國,也敢和我大漢爭鋒,真特麼可笑!”

“這王城也太小了,跟咱們大漢的皇宮可沒法比,還沒侯爺的府邸大。”

幾個部眾壓低聲音交談,氛圍輕鬆,大宛軍並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壓力。

“噤聲。”趙安稽輕喝道。

大宛王城的城門開啟,一隊隊兵眾馳騁而出,往城門方向急奔增援。

某種意義上,復陸支,姚招也是趙安稽的誘餌,用來吸引守軍,調走王城兵馬。讓其防守相對空虛,為他們的斬首計劃,直搗黃龍提供便利。

這都是訓練時,霍去病親自傳下來的戰略戰術。

趙安稽揮了下手,身後隊伍立即行動。

他們取出一柄帶有弧線,宛若弓臂的大型青銅杆。

另一側則取出一跟兒臂粗的絞索,塞入卡扣,霎時組合成一張巨弓。

這是墨家新研究出來的器物,專門給趙安稽這支隊伍使用,叫射城弩。

不是用來殺敵的。而是透過簡易組合,用來潛入作戰的輔助工具。

“這東西不利於攜帶,太長了,且組合過於浪費時間,回去讓墨家那邊再改改。”趙安稽催促。

組合後的巨弓,由四名部眾蹲坐在建築頂端,伸腿,用腳蹬上弦,將大弓拉滿。

中間位置,趙安稽親自握持著一根船錨般帶有繩索的大箭。

弓臂,箭矢,箭桿上祭刻的咒文,緩緩發光。

他們瞄準的位置,是王城內臨近中央區域,最高的一處尖頂,如塔狀的華麗建築。

但趙安稽並未急於射出。

他在等待另一邊的配合。

忽然間,王城另一端,爆發出一聲巨響。

同一刻,趙安稽鬆手,射出了手中巨箭。

嗡!

大箭離弦。

箭鋒前端的虛空幾乎被穿透,漣漪湧動,橫跨近百丈距離,砰然穿入目標建築,牆壁炸裂。

那箭簇前方,咒文閃爍,隨即彈開形成一個卡扣,卡住牆壁,非常穩固。

而射襲破牆的動靜,和安排在另一端爆發的聲音重合,被掩蓋。

不過事先的計劃再周密,還是難免意外。

有守軍察覺異常,抬頭頓時發現了王城上方多出一條長索,示警的聲音大作。

建築頂端,趙安稽等人發力拉動,繩索被抖得筆直,利用腰間環扣,紛紛滑落,空降衝入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