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五千,分由趙破奴,姚招,陳慶,復陸支,趙安稽各統一千。

從西匈奴招來的高不識和僕朋兩人,當下分別在趙破奴,復陸支的隊伍裡當伍長。

這五千軍,都是精銳老卒。

霍去病給他們的命令,是利用此次華山之行,進行內部小比。

先到達的兩支隊伍,作為始皇簡書提供的秘紋軍修行方式的種子隊伍,看看效果。

“五隊分行,先到華山者為勝。開始!”

五名校尉摩拳擦掌,奮力爭先,帶兵渡河。

後方的鮮卑,扶余等部稍稍靠近時,看見的就是五支隊伍,各展所能。

其中大半漢軍,都在岸旁解下輕甲,雙手託在頭頂,全員扎入水中。

數千人泅渡,橫跨渭水寬闊湍急的河面,居然沒有一人在半路出過水。

三十次呼吸左右的時間後,全員從對岸登陸,重新著裝。

這是霍去病要求漢軍日常訓練中就有的泅渡,為特種戰服務的科目。

禁軍攜帶的裝備中,有一支細銅管,拉開後長達三尺,可以含在嘴裡,探出水面呼吸。

雖然只是一根小銅管,卻是結合後世特種行軍,進行改良,讓軍伍長時間泅渡而不需要出水。

漢軍入水後,配合自身修行,全員泅渡,只能算平常的練習項。

叫人震驚的是他們的戰馬也都跟著入水,不聲不響的隨主人一起行動。

其訓練有素的程度,人馬配合的那種穩而不亂,已足夠驚豔。更讓人驚詫的是趙安稽的那支特戰隊,全員取出挖掘棧道時,用來塞入山壁的青銅板。

青銅板側翼彈開環扣,以戰矛穿入其中固定,頓時形成了一道簡易的青銅浮橋,其上祭刻的墨家陣紋閃爍發光。

趙安稽這支隊伍,將墨家的軍械裝備和特種作戰結合,正是其特點,架浮橋後亦是從容過河,速度非常快。

霍去病統率的親軍,大概兩百人。

他親自放出軍陣和親兵兵勢相連,陣紋交織,形成了一種入水不沉的託舉力。

馬踏浮波,橫跨渭水,只有馬腿的小半陷入水中,幾乎是踩著水面跑過去的。

後邊旁觀的各部人馬,眨了眨眼睛,霍去病的隊伍已經去到河對岸。

過河岸後是一片開闊地,山野無人,霍去病展開行軍策,馳騁進入虛空般霎時蹤跡全無。

他們這支隊伍宛若駕馭鬼神之力,最先去往華山。

五千禁軍,在數十息間渡河,旋即遠去。

那種全程沒有喧譁,肅然行事,卻又相互配合,無一人掉隊,形成了難言的震撼力。

給旁觀者的感覺是數千漢軍如一個整體,環環相扣,隨時都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難以戰勝。

鮮卑,扶余,烏桓各部,無不為之震驚。

“冠軍侯帶領的親軍,渡水不沉,是什麼手段?”

“將強尚算不得真正的強軍,但漢軍入水,連馬匹都無躁動,可見平時訓練之勤,紀律之嚴,連馬也對泅水習以為常……”

“他們入水到出水,只用了三十息,是在水下跑過去的嗎?”

幾個部落使節,低語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