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說:“我道門求的是應天合地,清靜無為,信者自信,從不強求。”

霍去病循循善誘:“我的方法很簡單,不需要做太多事,道門只要宣揚兩條教義就行。

一,君權神授,而道門供奉諸天正神,順應帝權!

二,在人間奉行道家理念,死後入陰間,執掌陰間的正神,會檢視人間善惡,讓通道的積善者來世能投個好胎。”

在帝權制度下,所有理念想發揚起來,前提是能為君權服務。

霍去病說的君權神授,正是董仲舒發揚儒家的核心之一。

第二賞善罰惡,則是道家本來就有的理念。

讓民眾看見通道的好處,能為來世投胎謀福,把佛家後續傳播的途徑先佔上,讓其無路可走。

實際上道家的酆都大帝,東嶽大帝等正神,都是傳說中執掌陰間的神祇,和佛教的轉世,修福報等說法異曲同工。

最初佛家傳入中土,其實有一段時間是依附當時的正統道家,學習吸收了道家理念。

而後逐漸適應漢文化,快速發展,完善了善因善果,修來世的理論。

道尊蹙眉說:“入世修行,瑣事纏身……我做不了。”

“道家若在道尊你手裡發揚光大,撰取的氣數,足夠將你推到道家聖人的地步。”

道尊搖頭:“當年憑藉清兒的關係,和漢家宗室有了牽扯,能保我道家香火傳承,對我來說足以,不強求更大的名利。”

霍去病淡淡道:“道尊你若在道門一脈取得的成就,前無古人,青玉道尊還能拒絕和你雙修?”

道尊怒斥糾正:“什麼雙修,是魂修。”

“你別急,先想想,若能將道家發揚光大,成為道門聖人,到時青玉師尊該多崇敬你。”

道尊斜著眼睛瞅霍去病:“一派胡言,關乎整個道門之事,豈能涉及私情。”

頓了頓,道:“但你關於傳播我道門之事,說的還算有幾分道理,接著說。”

霍去病心忖提出青玉道尊,果然管用。

兩人在車上商議起來。

等到了宮門處,霍去病說:“我先去上朝,稍後要去城郊操練軍伍,目的地是西嶽華山,你老也跟著一起去?”

“華山?”

霍去病準備讓道門五脈合一,以道尊為首,先在距離長安最近的名山大川,建一座道場,廣開山門,作為第一步。

華山距長安不遠,位置,名氣,都合適。

稍後,霍去病下車去參加朝會。

皇帝昨日一天時間,便連下兩道旨意,開始著手整理各地的鹽鐵之事。

細說起來,皇帝收歸鹽鐵官營,比歷史上早了三四年。這和霍去病在一年內廣開戰事,讓國庫消耗太快有關。

臨近中午,霍去病和道尊來到城郊兵府。

墨家的季秋,早在門口等候。

進入兵府前,霍去病讓親兵統領囂旗勝,去召集禁軍,稍後野外拉練,奔華山方向去。

“侯爺,這就是那柄玉刀的探究進展。”

進入兵府二層的秘境,季秋給霍去病展示之前他送過來,得自淮南王的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