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陸支,陳慶,姚招,趙破奴,趙安稽各自策騎,帶領兵馬,端地是威風凜凜。

禁軍兵鋒匯聚,天上顯出一根巨大的戰戈,橫亙蒼穹,蘊霸世之威。

道尊掃了眼蒼穹上的戰戈,暗自咕噥:“冠軍侯的修行好像又漲了,沒天理啊,一個境界接一個境界的往上突破。”

張湯,姜堰,大司農,墨家等各流派,亦都有手段,助力皇帝出長安往東去的氣象。

而皇帝正在車駕上和隨行的霍去病閒聊:“你想讓朕封‘道’為國教,有何用意?”

“做些準備,南邊的國家有一種修行曰‘佛’,不久後會入我大漢傳教,臣想先推一波自家的東西,佔個先手。陛下把各地名山都撥給道教建道觀,先站住氣數最好。”霍去病道。

“胡鬧。”

皇帝訓斥道:“伱說的‘佛’若有害,朕自是不允,若無害有益,傳播何妨?”

霍去病簡單研究過佛、道兩家的思想主張。

佛能在後世傳開,廣為人知,和他的輪迴說,善有善報,眾生平等,迎合人心有直接關係。

佛家是入世的修行。

道家卻是清靜無為,講的是順其自然。

道不爭不搶,也沒有輪迴轉世,‘信我’就有回報,來世得福果的核心思想兜底。

大家都覺得信佛,能得到回頭錢。

道家乾巴巴的修行,不給回報,從開頭就是賠本買賣,所以在傳播上天然弱勢。

霍去病準備拿道尊當工具人,做些調整。

要知道這方世界具備神話力量,佛教的傳播,就變得很有必要做出應對,且必須早作。

長安去泰山迢迢數千裡。

出城不久,霍去病便動用行軍策,但並未全速趕路,立時四天,對應天地四時,才最終到達泰山下。

在這裡將展開封禪的第五步,即皇帝沐浴凝神,收斂慾望以靜心。

當天晚上,又同步展開封禪的第六個步驟——薪火柴祭!

在泰山主峰下的四個方向,放四尊大鼎,鼎內燃火。

古人認為火光朝上,煙霧昇天,可與天神相通,傳達祭祀者的敬意!

大火徹夜燃燒,從遠處看,泰山周邊四方,像是燃起了四座巨型火把,照耀神州。

夜色安靜。

眾人歸營,各自休息,等待著皇帝登泰山的那一刻到來。

————

海風吹來,拂面生寒。

劉遷從淮南遷居到濱海地區,最不適應的便是其呼嘯不停的海風。

他此時正呆看著面前的一副竹簡。

這簡書來到十分蹊蹺。

他知道父親淮南王身死後,心裡像是有根支柱倒塌了,晚上難以安枕,夢境不斷,常夢到離奇之事。

而今晚他也做了個噩夢,夢中有漢軍找到他的位置,策騎殺來,一劍斬斷了他的頭顱。

殷紅的血濺射,劇烈的疼痛中,劉遷從噩夢中醒來。

午夜的時間,明月高懸。